崔家世出高官,在洛陽五百石以上官員也有十餘人,官府長期以來對崔家十分照顧,族人在地方上多有飛揚跋扈者。
清河修築水利工程所佔之地,一半為崔家所有,官府備案卻僅有二十頃,補償佔地時重新丈量,竟有八百餘頃,隱田之害,由此可見。還有小半佔得是王家之地,王家族長王經,曾任江夏太守,劉表到任後去官還鄉。
崔王兩大家族在清河勢力龐大,族人在郡縣為吏者十之三四。此次官府修建水利佔地,補償按照官府備案畝數,崔王兩家因此損失慘重。崔家、王家尋阮理論,阮按律答覆,絲毫不為所動。崔王兩家畏懼朝廷清明,不敢公開叫板,暗使小吏掣肘,又串連大戶狀告阮枉法。
崔家有名子弟,名喚崔林,字德儒,為崔琰從弟,大器晚成,並不知名,惟崔琰對其十分欣賞,得以參與宗族會議。崔林得知崔家聯合王家背後生事,勸道:“族人在朝廷為官者,皆五百石以下小官,朝堂之上無話語權,如何能與官府抗衡?隱田本屬違紀之事,興修水利惠及萬民,長兄又在長安為官,倘若背後生事,招惹朝廷嚴查,崔家將臨大禍。崔家產業眾多,些許薄田,與生計無礙,還是息事寧人為好。”
然而崔林人微言輕,勸阻無效,心中憂愁萬分,聞聽洛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