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該多好另外,她對李鴻章報喜不報憂的行為也感到無比憤怒。
據一名宮內小太監說,當時太后的長指甲幾乎劃破了李鴻章的喉嚨,她那尖厲如閹雞的聲音。響徹整個後宮:“李鴻章,你別以為用生病為藉口就能推脫過去你是想等到日本人打到皇城腳下,讓哀家無處可逃的時候才告訴哀家嗎?”
看來,這位被稱為武曌之後中國第一女強人的慈禧,居然如此‘深謀遠慮’:朝鮮戰爭還未結束。北洋也還有一戰之力,她就想到了北京城再次陷落的情形。
這位太后實在將小日本高估得太多了。
不過,事實彷彿也在惡作劇般地極力證明慈禧太后的‘英明’,這不,她剛剛訓斥完病榻中的李鴻章,餘怒未消,‘平壤大屠殺’的訊息就傳了過來。
慈禧太后得知後,臉色慘白,一屁股跌下了座椅,顫聲道:“日本人打敗了我大清的無敵雄師?變天了,變天了,水師打不過,現在陸上也打不過,難道,北京城真的要被日本人攻破了嗎?快點,把李鴻章那個廢物叫來,他是重病?那哀家不管,叫上所有的太醫過去,用人參吊著他的狗命!哀家要和談,哀家要和日本人和談!賠款也好,割地也罷,總之,不惜一切代價,讓他們儘快退兵啊”
由此可見,一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是多麼‘妙’的一招棋,居然把中國當時最高權力者嚇得屁滾尿流、語無倫次了!
華夏有此‘人’在頭頂,真是悲哀到無以復加,後果簡直糟過十場平壤大屠殺!
李鴻章病入膏肓,可是皇命加身,沒法,也得親自出馬,與日本進行戰爭磋商——準確的說,就是想辦法求和。
經過商議,和談的地點選在平壤城外,透過城門,可以看到城裡焦黑未褪,鼻頭間,屍味猶存但以李鴻章為總代表的大清和議團,目睹此情此景,卻沒有半點復仇的念頭,他們只是一門心思想著,快點把朝鮮戰爭結束,把我大清從朝鮮這個爛坑裡拔出腿來!
時值五月十六日,大清駐朝軍隊總統葉志超被當場革職,押回北京待審,這位被淮軍推出來‘摘桃子’的代表,下場倒與歷史上一樣,雖然丟了顏面,但至少沒有丟了身家性命。
大清的和談一向是個笑話,是‘別國樂哈哈,大清賠家當’的笑話。
如果要問各國使節,在這世界上最喜歡與哪國談判,那麼,毫無疑問當屬‘閉關鎖國、夜郎自大’的大清國!
自1840年開始,只看大清從所謂的《條約》上輸掉了多少家當,增添了多少國恥,就可得知!
這是大清的一貫尿性。
所以,這次有幸坐到了大清談判桌對面的日本人,也希望賺個盆滿缽足!
因此,他們一開始就是漫天要價!
要價的標準,都是比照原本歷史上的《馬關條約》去的。什麼承認臺灣屬於日本啦,什麼承認日本在朝鮮半島上的戰果啦,什麼割讓遼東半島,順帶同意朝鮮獨立啦當然了,最後還有天價的戰爭賠款!
日本人的恬不知恥。獅子大開口,深深震傻了李鴻章,也讓他氣得一口濃痰噎在喉嚨。
不要說這個時候北洋還有一戰之力,就拿比歷史上好很多的南洋水師來說,他們毫髮未損,在南方虎視眈眈。隨時都可以上來給日本人肋部一擊,這些日本矮子,到底是腦袋抽了什麼瘋?
膽子居然這麼大?
口氣居然這麼狂?
以為光靠一場血腥的大屠殺,就可以訛詐我大清這麼多的東西嗎?
論屠殺,我大清立國時乾的不會比你們少、比你們差
“你們沒誠意,不談了!”
李鴻章抱著病軀。對日本提出的條件,當場予以拒絕,並且當日就離開平壤,返回北邊的駐地。
李鴻章回去後,對屬下道:“我觀日本不似有意談判,他們必然還有其它鬼祟動機!我們現在唯一能倚仗的不是朝廷,而是上海的劉坤一。南洋水師若是能動一動,我們這邊的和談才能繼續下去!”
和談是慈禧的硬要求,李鴻章作為奴才,終究還是要將其完成,方才的拒絕離開,不過是以退為進,為談判增加籌碼而已。
至於叫南洋參戰,也是為了己方在談判桌上謀得一個有利位置,以戰逼和,而並非是為了打敗日本人。將此次戰爭反敗為勝而努力。
只能說,李鴻章的北洋經過黃海一役被打傷打殘後,這位曾經叱吒東亞的中堂大人,膽子已經被打縮了!
“劉總督?他現在是聽調不聽宣,逍遙著呢。再說,如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