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帝”號雖進行多次規避,但也難以對付。艦長薛貴說:“第一批魚雷在艦尾旁過去了,我趕快轉舵迎著第二群飛機航行,但是這個機群從兩舷投雷,這樣我們就很難對付了。……記得當時我看見有兩條魚雷從左舷向我駛來,但我沒有任何辦法規避它們。”

十一時二十分,一條魚雷命中“漢武帝”號左舷前部,劇烈的爆炸使該艦噴出了一股夾帶著海水的巨大火舌,艦身抖動,少傾,左舷水線下又中了一條魚雷。緊接著,又中了兩枚炸彈。

在這場海空大拼殺中,“始皇”號自然也不能倖免。起初,馬兵艦長自恃船體靈活,信心十足地操縱著兩面舵,恰似鯨魚一樣,左右躲閃著從海面飛竄而來的魚雷,不料從空中墜下了顆重磅炸彈,擊穿飛行甲板,在正面的儲藏室裡爆炸了,死三十七人,傷多人,艦內起火,破壞相當嚴重。另有幾顆炸彈把艦體水線附近打了許多洞。經過搶救,該艦仍具航行能力和航空作戰能力。

空中攻擊歷時九分鐘,日本飛行員馬上自信地報告說:“敵兩艘航空母艦已被擊沉,一艘戰列艦或者是巡洋艦被擊傷。”

此時,“漢武帝”號已經有六處起火,隔艙進水並造成七度左橫傾,幸虧損管隊奮力搶救,不到一小時,“漢武帝”號橫傾消除,並能以二十五節航速與艦隊保持相對位置。

這時候,前往攻擊日本航空母艦的中國戰機返航了,雖然“漢武帝”號飛行甲板邊部被炸開一個大洞,但它仍迎風急駛,收回了自己的戰機。

至此,雙方艦隊脫離接觸。這次海戰中,日本方面,“祥風”號輕型航空母艦、“加賀”號和“赤誠”號航空母艦沉沒,“菊月”號驅逐艦和三艘登陸駁船被擊沉,約有80架飛機被擊毀,18架日本飛機被“俘虜”(自己認錯家門的),1470人傷亡。中方損失是:“始皇”號和“漢武帝”號重傷,一艘油船、一艘驅逐艦被擊沉,66架飛機被擊毀,543人傷亡。

此次海戰,洗刷了自甲午戰爭以來中國海軍的恥辱,中國海軍進入了國際強大海軍的行列。而此次海戰直接導致日本對入侵中國計劃的破滅,並不得不派出談判代表到中國進行停戰談判,以解救被包圍的日本軍隊。

經過雙方多日的談判,最終簽訂了中日《上海停戰條約》。條約規定,日本賠償中國損失100萬元龍幣;在中方包圍圈內的日本軍隊全部由中方解除武裝後交給日方;臺灣及其附近島嶼的主權歸中國,由日方租借,每年支付10萬元龍幣的租借費……

由於中國不想日本爬不起來,所以並沒有提出更多的要求,反而提出日方可以分期付款。之後,中日雙方簽訂了為期五年的《中日互不侵犯條約》。日本經過這一連的打擊之後,終於認識到現在的中國已不是以前的中國了,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去惹他,同時也看到了雙方的差距,於是在全國再次掀起了軍備的高潮。

而中國經此一系列的戰鬥之後,國際地位再次提升,之後又同蘇聯簽訂了《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給國際一個和平之國的印象而專心於自己的國力的提升了。

第四章 第二節

日本先受經濟危機之苦,本來想以戰爭來轉移危機,可沒想到再次輸給了中國,使虛弱的日本經濟再次受到沉重的打擊。工業生產總值比1929年下降了1/3,採礦工業和重工業的產量幾乎下降一半,主要工業部門的開工率只有50%。出口貿易下降了,國內八種主要商品價格比1929年下降了37%,工人工資下降了25%-45%,工人失業率達300萬人。農業也受到十分沉重的打擊。農民的人均收入由過去的700日元降至130日元。

日本政府不得不禁止了黃金的出口,恢復通貨膨脹政策。為了刺激國內生產,扭轉生產萎縮的局面,日本政府擴大了軍事開支和軍事訂貨。把軍事預算由原來佔總預算的1/3弱提高到2/3強,這就使軍需與通貨膨脹結合起來,形成“軍需通貨膨脹”,國民經濟開始向軍事化方向發展。

由於政府投資傾向於軍工產品,出現一批經營電力、化學、飛機等與軍事有關的新財閥;而生產鋼鐵、煤炭和造船的老財閥也傾向發展軍工產品,開發新的工業品種,新老財閥依靠國家政權和軍事部門的支援,與軍部保持著密切的聯絡,財閥與軍閥互相勾結在一起,使得原來就有的軍國主義傳統的日本更加軍國主義化。日本全國再次掀起了軍備的高潮,把全國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擴軍之中。

初時的日本並沒有完成工業的軍事化,重工業只佔其工業的38%,軍費佔財政支出的28%。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