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百五十五章 簡陋的金像獎

4月13日,富華酒店,香港第四屆金像獎如期開幕,說到金像獎,就不得不提他的來歷,香港電影業繁榮,每隔十年都會有電影公司崛起,六十年代卲氏兄弟崛起,七十年代嘉禾影業獨佔鰲頭,八十年代冒出了新藝城,不到五年時間,騰飛娛樂橫空出世,也許各大公司都忙著賺錢,從來沒有人提出過設定一個本土獎項的想法。

隨著《電影雙週刊》漸漸成為香港電影界權威雜誌的,專門從事電影界報道、評論的創作。

八十年代香港電影已經發展到一定的規模,在亞洲乃至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但是卻沒有自己的電影節,甚至沒有電影人自己的官方組織。

《電影雙週刊》以其對電影事業的關注和責任感,組織了一群電影人進行年度優秀電影和優秀電影人的評選,並從1982年開始,與香港電臺合作舉辦正式的頒獎典禮,約定金像獎每年舉辦一次,目的是透過評選與頒獎形式,對錶現優異的電影工作者加以表揚,同時檢討過去一年電影的成績,希望藉此促進香港電影的質素,提高電影人的製作水平和觀眾的欣賞水平。這就是目前在華語影壇具有極高影響力和權威地位的香港電影金像獎。

1983年,金像獎頒獎典禮開始在電視臺轉播,影響力不斷擴大,並於十二月正式註冊成為“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有限公司”,作為一個非牟利團體,靠每年的電視臺、電臺廣播版權費及海外發行收入來維持日常基本開支。

金像獎的影響力一年比一年大,作為《電影雙週刊》的主編舒其當然很高興,他還記得第一屆金像獎開幕的時候,只有十幾個記者採訪。其中還包括友情支援。

餘錚是這次金像獎的司儀,一副男裝打扮,她是無線電視臺的著名主持人、司儀、監製。而第四屆金像獎由無線電視臺轉播。

舒其對餘錚的第一印象就是:她應該是個男人。

“餘小姐,這次金像獎要麻煩你了。”

餘錚笑道:“能和張車大導演合作。是我的榮幸。”

舒其笑了笑,張車既是頒獎嘉賓,也是此次金像獎評委之一。

餘錚道:“我剛才看了下入圍名單,上面的影片好多都是大公司的影片,這樣不會出問題吧?”

舒其苦笑道:“現在是大公司控制了局勢最近幾年香港電影有一個最大的特點,那便是個別大公司‘盡收天下人才為己用’,表現出越來越強烈的壟斷性,以嘉禾影業為中心是一個。以新藝城娛樂為中心是另一個,新崛起的騰飛娛樂也同樣表現了這種強烈的傾向性。掌握有院線的大公司控制了整個局面,儘管產量是越來越少,但大公司的片子動輒直落三數星期的檔期。譬如說,過去一條院線每月至少備有三部片上映,但現在只需兩部,甚至是一部,票房越來越高,電影票價格也升的厲害。”

餘錚打趣道:“好像舒其先生也是嘉禾名下的一員。”

舒其幽默回道:“難道你認為我不是人才?”

餘錚儒雅一笑,恭維道:“全香港也找不出幾個像先生這樣的人才的。”

“說笑的!”被人稱讚。舒其心情愉悅,表現出謙虛的一面。

……

金像獎在王子川的心中始終是神聖的,不知有多少演員得獎的那一剎那感動的流淚。如果能在此次金像獎上有所斬獲,他會很高興,可是這些都是進入會場以前的想法。

“這裡就是舉辦金像獎頒獎儀式的地方?”

王子川驚呆了,沒有紅地毯,沒有群眾歡呼,沒有影迷圍觀,在狹窄的空間裡,只有密密麻麻的一排排作為,而且是那種很低矮的座位。最前一排距離頒獎臺只有不到一米的距離,而頒獎臺只是半米長的桌子而已。牆後面貼著香港第四屆金像獎之類的標示。

陳柏祥疑惑道:“阿川,你怎麼了?”

“我們沒走錯吧?”

“就是這裡。上面不都寫的清清楚楚,香港第四屆金像獎!”

王子川失望的閉上眼睛,感嘆道:“這就是金像獎?我還以為是哪家小門小戶劇本的結婚典禮呢!”

施楠生道:“這也是很勉強的了,要沒有無線電視臺付出的轉播費用,《電影雙週刊》恐怕還會選擇別的場地。”

王子川搖頭道:“沒有紅地毯就算了,最少也要找個像樣的地方,紅磡體育館也可以啊!”

看著一排排座位,連個空隙都沒有,中間只有窄窄的通道,恐怕演員上臺領獎,都要側身而過,王子川無語,這不會從食堂借來的吧!要讓人知道騰飛娛樂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