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葉傳修四十多歲,頭髮卻有些斑白,狹長的雙眼,鼻尖圓潤,整張臉溫和且帶著些病弱之感。若論五官和輪廓,葉明雨和他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此時,他正坐在方形桌後,給一箇中年婦女把脈。

“爸,我回來了!”

葉明雨笑容燦爛地打了個招呼,走進裡間仔仔細細洗了個手,然後繞過葉傳修,開啟一個個中藥櫃,揀了常用的三十多味中藥,用小紙包裝好,裝進塑膠袋裡。

“這是做什麼呢?”葉傳修來給人抓藥,見狀問道。

“學校佈置的作業,要寫個實驗報告。”葉明雨編了個藉口。

並非她不信任自己的父親,而是空間那樣的神異之事,知道的人越少,他們才越安全。

“爸,你這邊忙不忙?”

以往葉明雨回家,是經常在診所裡幫著抓藥配藥,給人輸液之類的,有時候還會親自上手開藥方,然後由葉傳修把關。病人多的時候,倒是能讓葉傳修輕鬆不少。

“不忙,先回去做你的作業。”葉傳修揮揮手。

葉明雨瞅著確實沒什麼人,這才提著一袋子藥材回了家。

鎖好了房門,她意念一動,便進了空間。

坐在草地上,拿出小紙包裡的中藥,一一放在手中凝神感知。

藥性寒溫,對人體的作用,效力大小,只要手指一接觸,便瞬間在腦海裡清晰無比。

不是文字,也不是聲音,就是一種十分精確的感官。

根據這種感官,隨便想到一個病例,她都能立刻精確地判斷出,在那個單方中,這一味藥該開多少克。

中醫向來是經驗主義,大家根據先人傳下來的單方,再結合病人的具體情況,原樣照搬或酌情增減每一味藥的克數。大體差不多就行,卻從來沒有精確之說。

這感覺真是十分玄妙。

昨天在神像前,她就知道了,藥神郭逍留給傳人的,不僅僅是小樓上的東西和這個空間,還有一種感知藥性的能力。

確認了這種能力確實能發揮作用,葉明雨便上了樓,拿出幾味常用藥的種子,然後在樹上摘下一粒息壤果。

果子一落地,瞬間就化成了一大片黑色土壤。

葉明雨愣了愣,丟進去一粒天麻種子,果然見那天麻種子立刻就開始生根發芽。

短短十幾分鍾,一株成熟的天麻植株就長成了。拿藥鋤一刨,竟是長出了一個拳頭大小的天麻,已是成熟了。

真是無比神奇!

她看的那塊玉簡上說,基本上每過四五百年,地球環境的變化就會對植物產生影響。

所以,環境變化越大,藥性變化就越大。不同的藥材,受影響的程度也不同。

但中藥本身就是無法用儀器精確測量的,所以醫者們對藥性的變化感知並不明顯。再延用古時候的醫方,效用就會減退,或者無效,更嚴重的還會起反作用或對人體產生傷害。讓人以為那本身就是個謬方。

這便是郭逍在明朝中期修正唐藥典的原因。

而論藥性優越,卻是幾千年前未曾變異的藥物是最好的,越往後便越差。閣樓裡保留的種子便是未變異的。

如此說來,倒也難怪,明明很多古代典籍上的醫方效用寫得很神奇,見效也快,真正運用到臨床,效果卻大打折扣,甚至毫無作用。

那麼中醫從古時候的輝煌燦爛,到如今的衰落,便情有可原了。

眼下葉明雨要做的,便是親自驗證。

雖然生天麻和炮製過的天麻,在藥性上稍有區別,卻並不妨礙對比。

因為某些屬性上,差異實在太明顯了,根本不是生熟的差距能填補的。

又驗證了一些藥,葉明雨得出了結論。

外界的藥,多多少少藥性都有變化,甚至失去原本的藥性,總體來說,都是隨著環境的惡化,效力大不如前了。

難怪玉簡中會提到異變和修正藥性。

所以,如果要恢復中醫中藥應有的效力,那便只有兩個選擇:

第一,使用外界藥材,根據病人和藥物的具體情況,重新配藥方;有些藥,若實在無法替代,便只能用那靈液去修正藥性。

第二,便是直接使用空間裡的藥材,沿用古方。

她已經可以預見,有了這從藥神空間得來的異能力,還有能夠保持古時藥性的未變異中藥材,中醫的醫療效果,將得到多麼顯著的提升。

就算是現代醫學無法攻克的難題,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