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阿濟格分別被生擒,這樣的訊息雖然被封鎖在滿人權貴之中,但對於八旗將士計程車氣是重大的打擊,而且皇太極為了能夠離間大明朝廷,做出了向大明崇禎皇帝稱臣的舉措,儘管滿人不會特別在乎這方面的敷衍,但同樣是皇帝的皇太極是難以真正忍受的。
故而多爾袞此番的征伐,必須要取得完勝,至少要打的明軍不敢冒頭。
多爾袞也知道此番征伐的重要意義,所以在接受任務之後,立刻開始了準備,若是僅僅率領十萬八旗勇士作戰,多爾袞得心應手,能夠從容不迫的指揮,可此番不一樣,他率領的十五萬大軍之中,還有五萬的漢軍,八旗軍和漢軍之間如何的協調,多爾袞必須要考慮,實話實說。對於皇太極這樣的安排,多爾袞內心是不滿意的。
儘管大明的鄭家軍驍勇,但多爾袞是無所謂的,在他看來,天下最為驍勇的就是八旗勇士,其他的都不值一提。八旗軍與鄭家軍的兩次作戰,之所以出現失利,一方面是八旗軍準備不足,遭遇到了突然的襲擊,另外一方面就是鄭家軍的運氣還是很好的。
皇太極要求五萬漢軍參與作戰,其實就是作為炮灰安排的,一旦遭遇到強悍的鄭家軍,這五萬漢軍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其一是可以拖住鄭家軍。讓八旗軍有足夠的準備時間,徹底擊敗甚至是殲滅鄭家軍,其二還是拖住鄭家軍,為八旗軍爭取到足夠的撤離時間。
多爾袞的想法,是利用五萬漢軍拖住鄭家軍,為八旗軍打敗或者是殲滅鄭家軍爭取到足夠的時間,至於說漢軍會有多大的損失,那不需要他操心。再說漢軍陣亡的越多,分走的錢糧就越少。若是漢軍崩潰了,這獲取的錢糧,就都歸八旗軍將士所有了。
不過征戰廝殺,僅僅憑著想象是不行的,五萬漢軍,必須要很好的指揮。而指揮這些漢軍,最為關鍵的就是讓孔有德、尚可喜與耿仲明三人服從指揮。
擺在多爾袞面前的第一個難題,就是如何的平等對待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滿人權貴內心的傲氣普遍存在,壓根瞧不起漢人。認為漢人懦弱,大清國的漢軍一直得不到重用,征服蒙古部落以及入關劫掠的戰鬥,根本就沒有漢軍的份。
多爾袞也瞧不起漢人,不過他畢竟是大清國數一數二的驍將,真正牽涉到作戰事宜了,他能夠統籌兼顧,這畢竟關係到戰鬥的成敗。
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是第一次來到睿親王的府邸,若不是這一次的聯合作戰,他們根本不可能進入到睿親王的府邸裡面。
進入府邸,三人第一感覺是奢華大氣,府邸是按照南北結合的方式構成的,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也有金戈鐵馬的味道,進入到會客室,能夠看見掛在牆上的彎刀和弓箭。
這已經開始表現出來滿漢融合的味道了。
儘管這個時候,滿漢融合遠沒有達到後來的程度,不過接受和享受文明是人的本性,隨著漢人的增多,大量的漢文化傳入到滿人權貴之中,有關住宅和飲食方面的文化,滿人權貴普遍是接受的,甚至在諸多權貴之中,已經以享受漢人的美食為榮。
多爾袞進入到廂房,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連忙站起身來了,儘管三人也是被皇太極冊封為王,但他們與多爾袞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地位也是完全不一樣的。
多爾袞的臉上少有的帶著微笑。
“恭順王、智順王、懷順王,本王即將與你們一同征伐,這作戰指揮的事宜,本王還希望得到三位的支援啊。”
多爾袞的漢語說的很是標準。
孔有德代表三人連忙開口了。
“末將與尚兄、耿兄遵從睿親王指揮,一定盡心竭力。”
多爾袞的臉上依舊帶著微笑。
“本王是主帥,三位自然就是副帥了,皇上專門囑託了,此番作戰乃是八旗軍與漢軍聯合作戰,也是我大清國開天闢地的事情,其重要性本王就不多說了,三位都是勇士,得到了皇上的讚譽,本王相信三位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一定能夠大展雄風的,不過本王也有一些話要說在前面,免得到時候出現意外,相互之間傷及顏面。”
說到這裡的時候,多爾袞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儘管只有二十七歲的年紀,不過嚴肅起來的多爾袞,已經展現出來上位者的氣勢和威嚴,這種氣質和威嚴,讓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三人感覺到了壓抑和服從。
“軍令如山,既然是作戰,那就要保證軍令不折不扣的執行,十五萬大軍,若是做不到令行禁止,那就不用談作戰了,此番作戰,不管是滿八旗的勇士,還是漢軍的將士,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