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2部分

堪?

“司馬先生,我敬你一杯。”秦朝聲音將司馬光心思從走神中拉回來,司馬光連端起酒杯,與走過來的秦朝碰了一下杯,抿了一口笑道:“秦公子,好手段呀!”

“好手段?”秦朝疑惑看著司馬光。

司馬光放下酒杯道:“我是說秦公子治國的好手段。這些天我與諸位一路走來,一路考察走訪,嶺南的百姓們給了我很大的衝擊。”司馬光這話一出,一個個也都露出感慨。

“秦公子,你這嶺南確實治得很好。”

“嶺南治下,百姓富足安康,老有所依,幼有所養……”

一個個即便再怎麼想挑刺,可是看著擺在眼前的事實,看著每一個走訪的村子都是同樣的富足。如果這都挑刺,那就是完全有些不講道理了。

“司馬先生過獎了,諸位過獎了,這些都是手下的功勞。我可不敢居功。”秦朝說道。

“過獎?”司馬光心中苦笑,嶺南治下,最重要一點就是貧富差距極小,大家都是一個樣,沒多大貧富差距,自然怨氣少。再加上生活也還過得去,雖然比不是大宋境內的富人,更與秦朝的《神仙國遊記》裡沒得比,可至少大家不餓肚子,不用提心吊膽,擔心養不活自己,也因為貧富差距少,人吃人,人欺侮人的事也少,也不用擔心被人欺侮。

不受閒氣,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還可以。

因此給眾人衝擊最大的是嶺南百姓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發自內心祥和與安寧。

也因此私底下要好的一些人甚至相互說到一個字‘大同’。

儒家經典《禮記》中曾描述了儒家理想中的大同世界景象,說是‘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這一點,一直以來儒家治國都沒有做事,可是在這一次嶺南之行,一個個看到了儒家《禮記》中描寫的真實大同世界。

可以說眾人眼中除了‘天下為公’,即秦仙傲不是由老百姓自己選出來的這一條不符外,其他的基本都符合《禮記》中對大同世界的要求。

這很讓人吃驚,一個魔頭,居然將儒家所追求的最高治國理想給實現了。

“秦公子,一直以來,我儒家兢兢業業,無數先賢為了百姓富足而努力,可為何?大宋百年無事,可是江河日下,弊病從生。”司馬光沉著臉,“從各個先賢,到范仲淹,到歐陽修為了除去弊病想盡辦法,費盡心血,而後到了我們這一輩,王介甫為此實行變法,我司馬光也為了找到一條路,埋頭於歷史典籍中,故而寫《資治通鑑》,想找到一條真正正確的路,為何還是找不到,反而是你這裡……”

“對了,秦公子何以教我?”呂公著也連道。

秦朝一嘆:“各位,大宋發展到現在,已經病入骨子,能有什麼辦法?”

沒辦法?

一個個爍爍看著秦朝,眼裡都是不信。

“我這嶺南,你們也是知道,之所以有現在的安祥和朝氣,是如何來的?那是一槍一炮,打土豪劣紳,將整個嶺南完全給打亂之後,重新分配而成的。”秦朝沉聲,“我若有辦法,為何要如此?”

微微沉靜,司馬光、呂公著、程頤一個個,甚至王安石、蘇軾臉上都露出失望。

“各位,如今你看我嶺南似乎一片繁榮,可我看來,弊亂已生。”秦朝沉聲。

“什麼?”

一個個瞪眼。

司馬光眉頭一挑,連搖頭:“秦公子,你這話莫非是危言聳聽,我這些天考察走了那麼多少村子城鎮,可沒見弊端!”

“對呀。秦公子,你這話我可不明白。”

“人人有地,土地在嶺南治下是不能買賣的,此法已經度絕了千年以來的土地集中和貧富分化。弊從何來?再加上秦公子又實行計劃生育,這雖然殘忍,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也是一門良策,這樣的制度已經趨完美。秦公子何以說這樣的話?”

“公子又想到什麼了,為何如此說?”一個個詢問。

“若只是《禮記》中所謂的大同,我秦仙傲可以大言不慚的說一句,已經達到了。”秦朝傲氣沖天。

一個個沉默,雖然對秦朝這話很不舒服,可是無法反駁,也沒臉反駁。

“可是我秦仙傲要的不是那樣的大同,那樣的大同雖然好,可是百姓的物質還太寒磣,你們應該也看到。我治下百姓依然每一天都要出外勞作,甚至很多時候婦女都要下田,穿不起華麗的衣服,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