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57部分

一丁點都貴得很,用來做臉盆,水桶,這得多財大氣粗!

“浪費,太浪費了!”程頤一愣之後苦笑著搖了搖頭。看向秦朝,“秦公子,我一向知道你有錢,可是有錢也不能……對了,你不是帶我看玻璃?”

“伊川先生,你仔細看看這些水晶,可與你以前見過的水晶是一樣的?”

“哦?”

程頤連走向一件玻璃球前,仔細觀看起來。隨即眉微微皺起:“不同,有細微區別。”

“這不是水晶。”秦朝沉聲道。

“不是水晶?”

程頤愣看向秦朝。老僕人仔細看著滿屋子的‘玻璃’製品,又看向秦朝:“不是水晶又是什麼?難道這就是所謂的……”

“此即我所說的玻璃。”秦朝拿起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茶杯,笑著道,“伊川先生,你說這東西若是賣到外面……”

“越少越貴,可值千金!”程頤沉聲。隨即雙眼閃爍著明亮的光芒,“秦公子,我記得你寫的《神仙國遊記》中記載了玻璃,我一直以來那是……想不到秦公子居然……對了,秦公子是如何想到做出這種玻璃的?”

“我曾深入燒瓷工場。”秦朝隨口胡諂著。“見到他們燒出來的陶製品中偶爾會出現一些琉璃。”

“琉璃?”

程頤臉色複雜,他是熟讀典籍的,自然知道孔夫子時代就能夠燒出琉璃,那時的琉璃就有透明的,只是這種透明不夠純,是有顏色。

“琉璃大多呈青綠色,只要琉璃都有顏色,秦公子為何?”程頤詢問。

“沒錯,琉璃大多有顏色,可也有一些顏色極淡,比較接近於水晶,然後我觀察到之所以會燒出琉璃是用了這樣的石塊。”秦朝指了指桌上一塊米白色的石塊,“我找到這些石塊的礦藏,在礦藏中發出了水晶,所以我認為這種石塊與水晶某種意義上是同一樣東西,或者在某些元素上是一致的……”秦朝侃侃而談。

燒玻璃對現代人來說很容易。

可是古人。

中國古代燒琉璃數千年,卻從來沒有燒出真正的玻璃,還是清朝西洋人過來才教會中國人燒玻璃。

因此這裡面有一些學問。

像石英石提純,就有很多步驟,這些秦朝原本是不懂的。

可是秦朝有後世的理念在。

有後世的知識在。

不懂,卻能比別人更快找到方法。

比如說花崗石上有石英石、長石、雲母等石塊,這些石塊怎麼分離?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用浮法。

……

“伊川先生的《萬物有質》中不是講到了浮力麼,我這裡就是用到浮力……”

“這裡更是容易,無非就是磁力,磁鐵吸鐵,用磁法來弄走其中的含鐵的物質,我實驗過,這樣燒出來的玻璃就不會帶綠色……”

“而這裡用的是擦法,最簡單了,就是磨擦……”

……

聽著秦朝一樣樣的講敘,製作玻璃的其中很多道理都是秦朝寫在《物理》上的,還有一些道理正是程頤前不久才發到報上的《萬物有質》中的定律。

程頤臉色很凝重。

程明眼睛不時瞪得滾圓。

許久秦朝停了下來:“伊川先生,大體制作就是這樣了,這其中一些步驟的原理,我也不知,只能以後探究。”

程頤微微點頭,看著秦朝很是感慨:“琉璃,玻璃差之一字,價值千倍,《物理》上的知識,我當時看也覺得沒什麼,可是……當時沒用,真的就沒用?格物致知,學問進了肚子,只要多用,總會用到的,老夫長學問了,這一趟,哈哈,沒白來!”

“理論聯絡實踐才是為學之道。”秦朝微微搖頭,“伊川先生,天下的學問我們掌握的不過是滄海一粟,我秦仙傲再怎麼努力,又能為武道界出多少力?所以,我倡導這樣,倡導那樣,無非就是想這武道界不拘一格出人才。”

程頤眉一挑,他當然明白秦朝話裡之意。

“秦公子對的,老夫自是不會阻止,若錯了……此話不說了,再說又得爭了,對了,秦公子不是帶我來……”

“測氣壓的就是這個東西了。”秦朝拉開抽屜,從中取出一個氣壓計。

“這玻璃管子裡,我感覺是水銀?”

“伊川先生好見識,這測氣壓正是要用到水銀,當然用其他液體也不是不行,所以我才請先生過來商議……”

時間流逝,這一天,程頤一直呆在玻璃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