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兵力少、哪裡該猛炸、哪裡能透過,它基本上都有數。美軍坦克衝進巴格達市中心,為何如入無人之境?因為美軍把伊軍隱藏在清真寺內的一輛輛坦克都偵察出來了,該炸的都炸得差不多了,它知道伊軍不會有多大抵抗能力了。
三曰“炸”。有一條最基本、最重要的軍事原則叫作“儲存自己,消滅敵人”。“儲存”與“消滅”之間,關鍵在火力。想盡辦法躲避敵人的火力,盡最大可能發揚自己的火力。
美軍攻打巴格達火力之猛、之準,不僅足以“震懾”伊軍,而且足以“炸癱”、“炸散”伊軍。戰前普遍認為,佈防在巴格達外圍的伊拉克共和國衛隊戰鬥力很強。正因為它戰鬥力強,才成為美軍的重點轟炸目標。巡航導彈和精確制導炸彈猛烈轟炸之後,再用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對地面剩餘目標進行補充打擊。據美軍對伊拉克共和國衛隊轟炸效果的評估分析,經過多輪猛烈轟炸之後,其所剩戰鬥力已不到20%,800輛坦克只剩下18輛,500門大炮只剩下約50門,有的師“甚至已經組織不起一個營”的兵力。麥地那師、巴格達師、尼布甲尼撒師等“王牌”部隊,都是這樣被殲滅的。死的死了,傷的傷了,被炸暈的醒過來也亂了、散了,投降的投降了,逃命的四處逃命去了。戰場上一旦失去組織指揮,情況可想而知,瓦解、潰散、變節、逃亡,兵敗如山倒啊!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