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沈文榮的雙眼。從2003年開始,沈文榮多次飛往澳大利亞、巴西等國洽談。終於,2004年上半年有了結果。沙鋼成功參股澳大利亞必拓必和公司10%的股份,作為固定回報,該公司每年供應沙鋼300萬至350萬噸優質鐵礦粉。與此同時,世界上最大的礦石供應公司———巴西淡水河谷礦業公司也與沈文榮就資源和有關技術問題正式達成合作意向,每年將向沙鋼供應上百萬噸的高品質鐵礦粉。

從引進、吸收國際先進技術,到產品出口國外、介入全球資源供應市場,在全球範圍內打造戰略供應鏈,沈文榮帶著沙鋼,一步一步朝著世界鋼鐵大王的目標邁近。

第五個重大決定:站在巨人肩上搞技術創新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沈文榮: 向上的力量(3)

沈文榮的學歷只是中專,學的又不是冶金專業。但是,30年來,他對所有與沙鋼發展無關的事都不感興趣。他對“鋼鐵”不恥下問、謙虛好學在國內外同行中是出了名的。他的辦公室、家裡,堆滿了全球有關冶金的書籍雜誌。一談到鋼鐵技術他就像吃了興奮劑,一談到風花雪月他就打瞌睡。一次他去法國旅遊,在埃菲爾鐵塔下打起呼嚕震怒了法國導遊:他還從來沒有看到一個像這樣對鐵塔不仰慕的人。他哪裡知道,沙鋼的技術座標就是在這個“鋼痴”的主持下確立的。

在巨人的肩上搞創新,這是“鋼痴”沈文榮內心的小九九。他提出“技術改造高起點,不搞循序漸進”的一步到位新觀念,打破了“小改小革年年搞,年年有進步,年年要改造”的傳統模式。

名義上是引進先進裝備,實際上是引進智力加強自主研發。2001年,沙鋼與東南大學合作1860兆帕級小鋼坯連鑄連軋產業化研究。世界各大鋼鐵企業大多數用大鋼坯生產高碳鋼,成本很高,如果能用小鋼坯生產,則可節約大量成本。這項研究涉及鋼材的碳偏析,這是一個世界性難題,國內只有寶鋼能做到。這項難題最後被東南大學從理論上攻克了,沙鋼組織技術力量將理論成果成功地產業化。2001年,沙鋼用小鋼坯生產出1萬噸高碳鋼,2003年達到了24萬噸,2004年達到40萬噸,產量幾乎每年都翻番。2003年,佔領了國內50%的市場。僅僅這一個產品3年就獲得了10個億的利潤。

張曉兵博士是沙鋼作為特殊人才引進的冶金專家。他1982年從上海工業大學畢業去企業工作,後又回校讀研究生,留校當講師、副教授、教授,是徐匡迪院士的博士生。1996年到澳大利亞學習,後又被加拿大邀請去做博士後,專門研究鋼鐵冶金控制過程。以後又留下做研究員,專攻“易切削鋼”技術,研究如何控制夾雜物、氧化物、硫化物,並受指派去瑞士從事技術顧問工作。2002年12月他應聘去了上海一家鋼廠,併成為不鏽鋼專業的學術帶頭人。期間,他搞了三個科研專案,申請了五項技術專利。2004年7月,受沈文榮的“誘惑”,張博士舉家遷至張家港,擔任了沙鋼集團鍊鋼總工程師的職務。

2005年,張博士帶領科研技術人員針對市場及使用者需求,對新產品簾線鋼的工藝、技術、質量進行全面攻關。簾線鋼是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前國內的簾線鋼生產企業大多數依賴進口,價格昂貴,日本報價一般是每噸1400美元,沙鋼的價格僅為每噸5000元人民幣。沙鋼走的是不同於傳統的短流程工藝路線,即廢鋼…電爐…精煉爐…小方坯…軋製。工藝短,成本低,難度大,容易產生碳偏析等毛病,但是產品競爭力非常強。全球最大簾線鋼生產企業是比利時的貝卡爾特,沙鋼基本解決了工藝難題後,現在每月供貝卡爾特在中國境內的生產企業簾線鋼3000噸左右,逐步替代了進口。

沙鋼的技術改造和科研革命一天都沒停止過。沙鋼目前正在汽車零配件專用優質特鋼專案和大盤卷生產線專案上尋求突破,以進一步提升沙鋼的競爭力。沈文榮明白,在今天這個時代,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永遠進不了世界一流。

第六個重大決定:購買德國蒂森克虜伯'2' 多特蒙德鋼鐵廠,投資改造成650萬噸板卷專案

沈文榮從來就不屑於低水平的重複建設。他知道誰佔領了板材這個高階,誰就能執鋼鐵之牛耳。2001年初,沙鋼就與香港一家公司合作成立由沙鋼控股的宏發公司,準備上板材專案,全世界搜尋一流的全套生產線。不久,獲悉蒂森克虜伯子公司霍施鋼鐵鋼鐵廠要停產並準備整體出售裝置。沈文榮如獲至寶,迅速飛赴德國多特蒙德實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