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花︰書︰庫︰ http://www。7mihua。com

怕他。而當了皇帝的李世民為了擺脫殺兄逼父的醜名,必須要使自己幹出一番事業來,用明君的聲譽洗白自己,這種心態在客觀上促成了貞觀之治,壞事變好事。而明君要善於納諫,這樣才促成了一批直臣的出現。

房玄齡這個人,怎麼說呢,是個能臣、循吏,但絕非直臣。他一生就

是四個字,小心翼翼。有如下表現。

第一,很少進諫。

房玄齡對李世民的態度是盡心輔佐,但是很多事看在眼裡也不敢提意見,唐太宗這樣形容過他:“房玄齡處朕左右二十餘年,每見朕譴責餘人,”(顏色無主。《資治通鑑》卷一九七)

他和長孫無忌一樣,有機會進諫他也不接招。有一次一個縣官向太宗進諫,說您修洛陽宮太勞民,宮中婦女流行高發髻,敗壞社會風氣。唐太宗勃然大怒要辦人家,理由是此人“欲國家不役一人,不收鬥租,宮人皆無發”(《資治通鑑》卷一九四),大家一聽就知道這是上綱上線,《資治通鑑》裡記載說唐太宗這話是對著房玄齡說的,可是房玄齡什麼也不敢說,一邊的魏徵看不過去了,站出來勸諫太宗不要這樣抬槓。還有一次,有人在太宗面前告狀說高官們都輕慢魏王李泰,那時李泰還很受太宗喜愛,太宗又怒了,大發脾氣,史籍記載說“房玄齡等皆惶懼流汗拜謝”,房玄齡嚇得體若篩糠,這次又是魏徵站出來了,魏徵極力辯白這是謠言,並趁機勸諫太宗不要嬌慣子女。

太宗本人有時也對房玄齡唯唯諾諾的做法不滿,有一次他直接對房玄齡說:“比來唯睹順從,不聞違異。若但行文書,則誰不可為,何必擇才也!”(《資治通鑑》卷一九三)你們不僅要執行旨意,旨意有不妥的地方你們也要指正啊,可你們從來都是照辦不誤,從不提意見,要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崗位是個人都能幹,要你們幹嘛?可是你看房玄齡聽了這話什麼表現?“房玄齡等皆頓首謝”(《資治通鑑》卷一九三),還是拜謝。

第二,迎合唐太宗。

房玄齡是個明哲保身的人,有時甚至不惜去迎合太宗。舉個例子,有一次太宗問他:“隋文帝何如主也?”(《資治通鑑》卷一九三)隋文帝咋樣啊?還記得剛才咱們說的嗎?房玄齡少年時就說過隋文帝不是個好皇帝,早晚要把國家搞得大亂。可是這次不然。房玄齡知道唐太宗對隋朝兩代皇帝都沒好感,下面肯定要抨擊隋文帝,所以他故意誇一誇隋文帝,為啥?

下屬有時是要裝傻的,你裝傻充愣才能反襯領導英明神武啊。這是官場老油條的招數。他這樣評價隋文帝:“雖性非仁厚,亦勵精之主也。”(《資治通鑑》卷一九三)性格嘛不算仁厚,但是也是個勵精圖治的人。結果果然引得唐太宗吧啦吧啦一大堆話,大談隋文帝是個不智而多疑之人,所以二世而亡等等。群臣頻頻點頭。你看房玄齡這下屬當得多討巧。

第三,修改史書。

這個事前面談到了。不多說了,一句話:以房玄齡的性格和經歷來看,他是做這個事最合適的人選。

天下人雖然都很服氣房玄齡的能力,但是對他的謹慎甚至膽怯也不是沒有意見的,有些人就直言不諱批評他。比如有一次,唐太宗的兒子吳王李恪出外打獵遊玩,損傷了老百姓的莊稼,御史彈奏,唐太宗捨不得懲罰兒子,卻要治吳王李恪副手權萬紀的罪,理由是“權萬紀事我兒,不能輔正,其罪合死”(《唐會要》卷六一),御史馬上回敬一句:“房玄齡事陛下,尚不能諫止畋獵,豈可獨罪萬紀乎?”(《唐會要》卷六一)房玄齡是您的副手,不也照樣沒能勸止您的打獵遊玩嗎?幹嘛只怪罪權萬紀?把太宗一下子噎住了。房玄齡在這件事上可謂躺著也中槍。

第23頁 :第五講 傳奇秦瓊

還有個故事也很有意思。唐太宗愛書法,尤其愛王羲之的書法,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就落到他手裡了,而這個過程老實說不太光彩。唐代《法書要錄》記載說,當時《蘭亭集序》是在一個叫辯才的高僧手裡。辯才保管《蘭亭集序》小心翼翼,看得比眼珠子還寶貴。在自己房間大梁上鑿個洞儲存,輕易不給人看。唐太宗向他要,他推辭說丟了,不見了。太宗又不好意思強奪,就問房玄齡怎麼辦,房玄齡建議找個智勇雙全的人給您搞到手。於是推薦了一個叫蕭翼的風流才子去智取《蘭亭集序》。蕭翼不負重託,他偽裝成書生到寺中借宿,談吐很高雅,而且還裝扮成王羲之的忠實粉絲,博得了老和尚的信任,老和尚就給他看了《蘭亭集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