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部分

逼詡湔庋�躍蹕孿緄模�喚鯰懈吒勺擁埽�褂幸恍┰�鈐居謖�撾杼ㄉ系囊話闃醒����凇�###”前,這類人還只是為數甚少的先驅。

這裡說的使命感,與上述邢燕子、侯雋等人那種響應號召、“為黨分憂”的單純的革命熱情是不盡相同的。當時的年輕人個個高喊要做革命接班人,對一般青年來說,這不過是個泛泛的口號,而對高幹子弟來說,卻有著十分明確的內容。1964年毛澤東明確提出了培養無產階級革命事業接班人的問題,同時對王海容、毛遠新幾次發表抨擊“舊教育制度”的談話,這些談話早在“###”前,就已在高幹子弟中廣為流傳,他們開始厭惡“舊學校的那一套制度”,其中一些對學校的課程不感興趣,成績平平,而埋頭於馬列主義的理論,熱衷於討論各種現實問題,這明顯是以青年時代的毛澤東為表率的。一名幹部子弟評論這批人時說:

有一批人是真正具有幹部子弟色彩的。他們也學各種各樣的知識,但就是在知識結構根本改變之後,他們也不會忘記,他們最終是要到政治舞臺上管事的……後來他們果真也成了各方面比較活躍的人物。###:《北京知青歷程回眸》,《中國知青淚》,團結出版社1993年版。

這是高幹子弟中素質最高的一批人。他們從很年輕的時候起,就在自覺地為未來登上政治舞臺進行準備,他們相信毛澤東的話: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接班人,一定要“經風雨,見世面”,要能夠吃苦,要與人民打成一片,雖然他們最終的目標遠不是到此為止。

一些家長也是抱著這一目的送子女下鄉的。典型的如陳伯達。他的兒子陳小農在北京人大附中讀書時就入了黨,1965年高中畢業時,學校已決定將他保送到高階黨校深造,陳伯達卻堅持提出要他到農村去鍛鍊,陳小農遂於當年7月隨北京首批去內蒙古自治區集體插隊的應屆中學畢業生到臨河縣狼山公社落戶。據當時負責此事的區安置辦公室同志回憶,臨行時陳伯達曾命國務院辦公廳出面,與負責此事的幹部約法三章,一是不準讓他接待外賓,二是不準對他夾道歡迎,三是與其他知青一視同仁。與他同去的同學們說,他不愛講話,但勞動肯幹,極能吃苦。有文章說他一到公社,就被任命為副書記,是不確切的,他不過是縣知青辦的聯絡員。“###”開始不久他便回城,“###”結束後有人撰文說,陳回京後到國防科委工作,其父又安排他去華北某工廠鍛鍊,準備以後委以重任,可見一直是沿著毛澤東培養接班人的思路進行的。只是陳伯達不久即倒臺了。 。。

城市知識青年隊伍的構成(3)

(二)一般的“紅五類”子女

“紅五類”這個詞是“###”期間才出現的,我們將它提前用在這裡,是因為它能最準確地概括我們下面要描述的一類青年。

從概念上說,“紅五類”子女指的是工人、貧下中農、革命幹部、革命軍人的子女,我們將一般幹部的子女也包括在這類人之內。這些人,本應該在人民中佔大多數,可是實際上,由於當時搞的階級劃分總以“寧左勿右”為原則,總要搞得“純而又純”,所以真正達到所謂“根正苗紅”標準的,至少在城市中,只是少數。按照當時的宣傳,他們將來是要接班的,而他們的家長,也應該在知青家長中起帶頭作用。所以,帶頭送子女下鄉的革命家長典型,就常常出現在這些人中間。這些家長中,有的是自覺這樣做的;也有的是迫於壓力;更有一些,則是按照宣傳需要被粉飾一過,已經無法得知其本來真相了。

在他們中間,當年最響亮的一個名字是趙耘。他的父親,是天津市的一個處長。

趙耘是1957年最早到農村落戶的那批城市中學生之一。在天津十三中讀書時就已經入黨。初中畢業後與天津市首批自願下鄉的100餘名初中畢業生一道,下到河北省寧河縣軍糧城“共產主義之路”高階社(即後來的天津市東郊區軍糧城公社)落戶。當時對他的宣傳特別強調說,他的父親非常支援他,將他的名字改為“耘”,取“不重金銀重耕耘”之意。當年與他一同下鄉的中學生中,有好幾名都是處長或其他幹部的子弟。

他時時以一個幹部子弟、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幾年後,當上級準備將這批下鄉青年安排去當小學教師時,他也曾猶豫過。是留下來還是和別人一起去?去有去的好處,他最不願意做飯,這一去就可以吃食堂了,再說做小學教師不也是黨需要的嗎,也還是留在農村,怎麼能算逃兵呢?可是他又想,臨來時和父親談過話,表示既然過來了,就一輩子幹農業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