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的頭人,就是自己潛在的對手。
讓秦子祺讀了老爺子發來的書信,雲南的大致情況,楊猛也瞭解了。由於土地和糧食的牽制,大多數山民還是安分守己的,只是有幾個頭人,想要帶著自己的親隨,趁勢反水,卻被孫伯青強勢壓住了。
“子祺,寫信!知會廣州的潘老爺,讓他用十五家商盟的力量為雲南籌糧,什麼糧食不限,只要是能吃的就成,數量多多益善,錢款從廣州那邊出!
知會滇西的孫伯青,先贊他一下,前事做的妥帖。讓他對於山民的各個頭人,一定要嚴密的監視,膽敢趁勢反水的,絕不容情!讓他開啟滇西各個武莊的糧倉,先派出三個月的口糧穩住山民,一切事情等我回去再說!
知會昆明的老爺子,在鹽津渡口附近,建造大型的糧倉,要設上武備。讓楊家的管事,在宜良選取家口多、男丁數量多的莊農佃戶,許給他們雙倍的土地,給他們耕牛,讓他們準備往滇西遷移。
宜良屬於莊子的肥地,撥出五千戶的數目,建造磚瓦的房舍,預備耕牛農具,準備接受滇西那邊過來的山民。
知會我大哥,現在就派人去雲南各地,用糧食換取土地,那些活不下去的,現在就開始收攏到楊家,選出漢人莊農佃戶,往滇西的武莊遷移。
知會岑毓英,讓他弄一套興修水利的章程出來,主要針對滇西,我回去之前一定要弄完。再讓他選一批敦厚的讀書人出來,去滇西建私塾,先把山民的孩子弄到私塾裡讀書。
弄完了書信之後,騰出一條快船,讓他們五天之內回到雲南!”
今年的開頭一切順利,還掘了雲南銅官這座純金的大礦,沒想到自滇西民亂之後,形勢就急轉直下,沒有一件好事兒,全他媽是爛事兒。
看來真是自己的步子邁的快了,滇西之事,本就做的倉促,引山民下山之事,自己做的太急了,而且沒有打散這些寨子,讓各寨的頭人有了可趁之機。
“韋駝子,你找幾個熟識江湖的人出來,讓他們給兩廣的哥老會下帖子,與楊家有隙的,讓他們去雲南說理,現在這個時間,誰敢對楊家下手,老子滅他滿門!”
哥老會也是個麻煩,滇西那邊不妥帖,自己最近就騰不出人手來了,江湖事江湖了,與哥老會的仇怨,還是要儘早的處理一下。
“去把魏先生請來!”
這次帶著魏五就是個錯誤,要是把他留在雲南。說不定老爺子那裡能輕鬆一些。這次的專銷權之爭。他屁忙沒幫上反而讓他知道自己與荔香園潘氏的關係。這老奸賊腦有反骨啊!
火燒頭這地段太不安全,周圍四通八達的全是水路,趁魏五還沒上船,楊猛也下了立即啟程的命令。只要進了狹窄的河道,就不怕海匪了,不然再戰上一場,這大批的貨物就要易主了。
東印度公司,也忒不是東西。竟然把二十四磅臼炮給了海匪,他們真是打算要自己的命嗎?如果要弄死自己,為什麼不派幾艘內河炮艦呢?那樣自己就必死無疑了。
這事兒也是個撓頭的問題,想追究自己現在沒那個能力,不追究又咽不下這口氣,事情難辦啊!正當楊猛對東印度公司發愁的時候,魏五這老奸賊,顫巍巍的上了戰船。
看了看周遭的火炮,魏五的臉色有些不自然了,這楊老三好本事啊!短短兩個月。又弄了一批火炮,剛剛的炮戰他也見識過了。想來大清的水師到了這裡,肯定打不出楊家這樣的水平。
這楊老三心智上差了一絲,但心機城府卻是堪比積年老鬼,自己這次住在荔香園,身邊有不少他的細作吧!
“三爺,喚我何事?”
“魏先生來了,不是什麼好事,雲南那邊大旱鬧饑荒了,宜良歉收,咱們的莊子只收了上年的七成不到。宜良是有水渠灌溉的,也只收了七成,雲南的其他地方怕是要有絕收的了。
在這事兒上,你有什麼看法?”
“可確定是整個雲南歉收?”
一聽饑荒,魏五的臉色又是一變,流年不利啊!滇西回亂、昆明楊家,這事情辦不好,就不是一個雲南的問題了。
“確定!滇西那邊的山民,最近鬧了一下,被孫伯青殺了回去,這只是個開頭,後面的事情還麻煩著呢!”
老爺子的書信也沒提賀長齡倒臺了沒有,萬一賀長齡在這個時候倒了,雲南沒有主心骨,滇西的回回、沈聚成,這兩家還有血仇,再加上這次饑荒,只怕各地的山民,也要出來湊熱鬧了。
“三爺可有對策?”
“已然讓人去湖廣等地籌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