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緊張,常會使血壓增高而加劇出血;對高血壓引起鼻出血的病人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2。區域性處理主要是壓迫止血,處理步驟取決於出血部位和程度。
(1)讓病人用拇指及食指緊捏兩側鼻翼,5 ~10 分鐘可使出血停止。
(2)如出血不止,可將乾淨的棉球,明膠海綿、軟布等塞入其鼻腔,壓迫止血。
(3)如仍出血不止,則可將蘸有止血粉、1%麻黃素、1%腎上腺素的幹棉球或止血海綿等塞入其鼻腔,以收斂止血。在進行以上三方面處理的同時,還可在其額部、鼻部、頸部或枕部敷以冷水毛巾或冰袋,並反覆更換,以便促使其血管收縮,減少流血。
(4)如反覆出血或出血量很多,則需先清潔鼻腔積血,儘可能找到出血部位,然後用消毒的凡士林油紗條充填壓在出血部位。油紗條在鼻腔內可以留置24 ~72 小時。當鼻出血確已止住,可再過適當時間,將油紗布抽出。如24 ~72 小時後仍出血不止,應速送醫院治療。
3。全身處理主要是對可能發生休克的處理。如用上述方法鼻出血仍不止,以致出現休克時,則應將患者置於平臥位,頭側向健側,以防止血液流入咽部,引起噁心,加重出血。同時用針刺或手指按壓其人中、湧泉穴搶救。並及時送附近醫院救治。
4。耳朵療法
(1)吹氣法:同側耳孔吹氣。術者一手抓捏患者耳朵上部,另一手扒開其耳珠,使其耳孔增大,然後深吸一口氣,嘴對其耳孔均勻地用力將氣吹入其耳中,如此反覆吹3 次,一般鼻出血均能止住。如還出血,可再重複上述操作1 次。
(2)耳孔塞酒精棉球法:用75%酒精棉球(或用燒酒、高粱酒浸溼的棉球)塞其同側耳孔內,即能止鼻血。
(3)壓同側耳尖穴,也有止鼻血作用。每次按壓3 ~5分鐘。5。穴位針灸、按壓療法取合谷穴、內庭穴、上星穴,用消毒針針刺或用手指按壓,均有止鼻出血作用。大拇指前部兩側點刺放血,用以治對側鼻出血,也有止血作用。
6。偏方療法
(1)大蒜去皮搗爛,做成五分硬幣大的小餅,再在患者足心塗一層植物油,在相當於湧泉穴的位置敷上蒜餅,待鼻孔出血止住後要將蒜餅除去,不可貼敷過久,以防起泡。
(2)韭菜洗淨搗爛取汁,放水內燉熟,每次服1 酒杯,最多2 ~3 次可止鼻血。
(3)帶須大蔥10 根,洗淨搗如泥,左鼻出血敷右足心,右鼻出血敷左足心,兩鼻出血貼兩足心,多在10 分鐘左右止血。
(4)生西瓜子1 把,煎水1 碗,1 次服下,可治上火鼻衄。
(5)用冷鹽開水和食醋治療鼻出血49 例,效果良好。方法:先服冷鹽開水1 碗約300 毫升(內含食鹽5 克),間隔2 ~3 分鐘再服食醋200 毫升,以上為1 次量,可早晚各服1 次,連服3 天,對流鼻血不止者有良效。米醋浸棉球塞鼻中,也有止血作用。
(6)《本草綱目》記載,蘿蔔自然汁與等量米酒和服,可治鼻衄。白蘿蔔洗淨搗爛,涼水調和,貼囟門、鼻樑、腦後枕骨下,也可治鼻衄。
(7)玉蜀黍花15 克,泡開水服,可用於治習慣性鼻衄。
(8)向日葵花蓬50 ~100 克,鮮荷葉蒂7 個,石榴皮50 克,水煎服,或各味單用均有治鼻衄作用。
(9)絲瓜花、絲瓜絡、絲瓜根各50 克,分別煎服,均有治鼻衄作用。
(10)西瓜藤50 克,燒存性,開水泡服,可治鼻出血。
(11)鮮藕洗淨切碎搗汁,頻飲,可治鼻出血。
7。驗方療法
(1)大、小薊草50 ~100 克煎服或鮮草搗汁飲服,可治鼻出血。
(2)生薑根50 克,水煎冷服,亦可加白糖同服治鼻出血。
(3)玄參50 克水煎服;仙鶴草25 克,水煎服;鮮生地50 克,搗汁燉溫服;荊芥穗(炒黑)10 克。研末,開水沖服。以上方均可治鼻出血,可酌情選用。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危險訊號以及應急處理(6)
(4)鮮白茅根100 克,鮮蘆根50 克,共搗汁,調糖服;生地、麥冬各15 ~25 克,水煎服;玄參15 克,鮮生地50 克,水煎服;荊芥炭、炒蒲黃、貫眾各10 克,水煎服;生地25 克,炒梔子15 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