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不回,視死如歸,有英雄氣,與貪圖富貴、生性懦弱的殷洪截然不同。相關戰績:初下山收溫良、馬善;番天印打哪吒;落魂鍾擒拿黃家父子;師徒對戰打退廣成子;對戰哪吒、楊戩、雷震子、黃天化合攻,打敗黃天化,從容脫身。最後結局:先被人、闡、神、佛四教聖寶壓制氣運,後被燃燈以法術封入山中,犁鋤而死。
殷郊雖強,番天印法寶雖然狠,但本來也不配以四派聖寶來合圍,最後如此操作,除了要使其應驗前誓外,同樣也與鎮壓真龍天子氣運需要有關。
總點評:法力A-武藝A跟性A氣運:S特技:三頭六臂A番天印A落魂鍾B雌雄劍B
附評:
無當聖母:截教聖人四大弟子之一,缺少實際戰績,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當屬於A的水平。
馬遂:估計與金箍仙同屬一人,以金箍為法術,戰績一次:打敗黃龍真人,同樣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應該B+以上。
長耳定光仙、毗蘆仙:截教嫡系弟子,無實際戰例,無法詳細點評能力,估計法力當屬於B+以上。
第五章:闡截精英較高低(下)
古今小說中描寫神仙鬥法,不論文筆與內涵,單比熱鬧程度,能與封神演義相媲美的小說,就惟有蜀山劍俠傳了。蜀山劍俠傳中的修仙體系類同封神演義,也明確將仙分為兩類:一類叫天仙,長居天上,無災無劫,逍遙自在,與天地同壽;另一類叫地仙,法力與天仙接近,但每隔若干年,都會遇到一次劫運,只有度得過全部天劫,就可以成為天仙;如果度不過,或形神俱滅,或肉體毀滅,元神再去重生,以修下世。而地仙成不得天仙的具體原因,主要可歸如下幾類:或因為性子剛愎;或因為情慾糾纏,或因為缺少功德。此書想象力豐富,鬥法光怪陸離,委實熱鬧有趣,然蜀山這書文筆雖好、看來雖爽,但俺同廣大讀者一樣,對這書中設定的“天下法寶,須入我派;非我門下,盡為邪魔”的正邪立場,對書中正面角色“三英二雲”殺人奪寶、搶人洞府的霸道行徑,均是無法認可。
初略看去,封神演義中的闡教門人對待截教人物的作風,似乎也同蜀山派人相似,毫無紳士風度、缺乏公平意識、不懂保護動物、沒有廉恥觀念,與人類傳統道德完全背離,絕對卑鄙無恥,嚴重褻瀆了光輝偉大的神仙聖賢形象。典型例子可以參考太乙真人靠武力解決徒弟的殺人因果、元始天尊以大欺小滅殺三仙姑(都屬於辣手摧花的案例)。
俺屬於堅定的“反蜀山”派,卻同樣屬於堅定的“挺闡教”派,對於作風近似的兩派,俺的評價立場卻是完全迥異。其原因自然是闡教之人,雖然夠“奸”,但卻奸得“正”、奸得“有品”;雖然夠“黑”,卻黑得“明”、“黑”得“人性”!當我們把一切人造出來的法制、道德、禮儀的束縛盡數拋卻時,直率、真實、有私心的人之本我有何值得鄙視之處?比較其他小說中毫無七情六慾、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的神仙形象,封神演義裡闡教眾仙有血有肉、會歡笑、有眼淚,為求生存留有私心,為保親朋懂得詭譎。如此之仙才讓人覺得感動。闡教和蜀山是不同的,蜀山的霸道充滿強大的攻擊性,而闡教的霸道卻只在防禦的範疇;蜀山派人高高在上、毫無人性、絕情棄愛,而闡教中人雖離經叛道,卻無德有情、義氣深重;蜀山派視妖如草,妖不犯我,我要犯妖,而闡教中人雖然也同樣鄙視妖類,卻是妖不犯我,我不犯妖。當然俺雖然挺“闡”,卻也不反“截”,在俺看來,闡截對戰,是場英雄之間的對決,是場天數下注定的悲劇,敗者如此,勝者亦然,封神大戰的真正得益者不是這兩教,而是人教與佛教!(此問題,俺會在第7章詳細說明)
接下來便由俺來介紹一下闡教眾人在封神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強悍無比的生存之道。個人認為,這種生存之道,便在當今世界風雲國家博弈、商場競爭刺刀見紅等解決敵我矛盾紛爭時,仍有著很好的參考意義。
闡教生存法則第一條:無限防衛。這條法則也可詳細表述為“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打成肉餅”。闡教中人行事低調、基本不喜歡招惹是非,與人糾紛堅決不打第一拳,但卻也絕對不是“你打我一拳,我還你一腳”的善男信女。在闡教人的字典裡沒有“公平”二字,通常別人打我一拳,我便砍你一千刀,不取你性命絕不罷休,堅決將正當防衛無限使用到底。闡教中人從來只對死了的敵人安心。闡教人的戰場原則:不留活的戰俘。
闡教生存法則第二條:絕對護短。此法則的詳細表述為“師徒聯心、鐵板一塊,外人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