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7部分

其實就是國土彈性防禦的一個變種,並不追求禦敵於國門之外的邊境一線防禦,建立多梯次多線的防禦縱深,並利用炮灰部隊吸收消耗敵人的進攻力量,接著集中儘量多的預備隊,儘量多的快速裝甲叢集,進行防守反擊。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蘇聯人的大縱深戰術都強調預留足夠多的預備隊,並在最關鍵的時刻使用這些部隊,要嗎是被戰線突破後用來堵口子,打反突擊,要嗎是敵人攻勢衰竭後用來打反擊戰,殲滅戰。另外蘇聯人極端強調火力,總是在進攻正面集中儘可能多的火力,一個蘇聯步兵師一般只負責一公里的正面進攻或防禦,並且在進攻與防禦中往往會集中一個炮兵旅甚至炮兵師的火力進行火力支援。這種炮火密度是極其恐怖的。

從上面的這些戰例來說,似乎這種戰術是非常有效而且實用的戰術。但我想與其說這種戰術是蘇聯人的創造性發明,不如說是蘇聯人對現實的一種妥協——蘇聯人的坦克雖然多,但是遠不到可以隨便揮霍的地步。

於是步兵就成了犧牲品,無論是防禦戰中抵抗敵人的進攻還是在進攻中撕開敵人的防線,步兵承擔的都是傷亡極大的炮灰任務(當然一般來說步兵師會得到一個團或一個旅的坦克加強),與之相比德國人和西方國家都更推崇依靠強大的坦克完成這個任務。

而在撕開陣地之後坦克和機械化部隊組成的快速叢集向縱深突入,步兵師完成佔領和向兩翼擴充套件的任務,這種做法其實也是一種妥協,因為蘇聯人的步兵師和炮兵部隊缺少機動車輛無法跟進機械化快速集團的進攻,所以兩種機動力不匹配的部隊必須分開擔任不同的任務。這樣一來,如果碰上了同樣愛留預備隊的對手,脫離了大部隊孤軍突入的裝甲叢集被包餃子的可能性也是蠻大的。”

歷史上的這個問題其實和德國人的機械化集團在二戰中期進行閃電戰時屢屢吃癟情況類似,隨著交戰各國對反坦克戰術的成熟,單純集中儘量多的坦克部隊就能所向披靡的做法很快就踢到鐵板。只不過到了44年蘇德兵力對比懸殊,德國人基本上已經沒有預備隊了,蘇聯的大縱深進攻才屢屢得手,否則的話,只怕情況未必會那麼理想吧?不管是德國的閃電戰和蘇聯的大縱深戰略,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打到後面只能是兩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最終對決。

“總司令我明白,蘇聯人現在是使用的大縱深彈性防禦,我們一旦進攻,蘇聯人就用大量的步兵來當炮灰,節節抵抗,消耗我們的攻勢,拖住我們前進的步伐,當我們筋疲力盡的時候,就是他們反擊的時候,是嗎?總司令。”

“是的,大體上是這個意思。”

博克開始沉默,李默與博克在巨幅地圖前開始尋找破解當前困境的做法。

“報告。”

“念。”

“烏克蘭新政府來電,德國到羅斯托夫的鐵路已經修復。”

“好,好,命令囤積在邊境的所有列車立即起運各種物質到羅斯托夫。”

“是。”

通訊官轉身離開,李默剛才還是滿面冰霜的臉,現在可是有點起色了,如果所有物質要用卡車來運輸,從德國到羅斯托夫差不多900公里,四十萬輛卡車所消耗的燃油,那絕對是天量,此時的德國雖然暫時有點石油儲備,但經不住這樣揮霍浪費的。

……(未完待續……)

ps:鳴謝:

深深夏投了1票

海倫茲力投了1票R1292

第393章 黑虎掏心

為了節約石油,李默只帶十萬輛卡車跟隨部隊,真正運輸彈藥補給的就5萬輛卡車,而保羅就一次性帶著走了4萬輛卡車的彈藥補給,李默剩餘的六七十萬大軍不得不因為補給的問題停下來,等待後繼的物質到達。

此時的國防軍中央集團軍群還在打基輔戰役,他們已經遠遠落後南方集團軍群了,反正南方集團軍群已經突進到蘇聯境內900公里,李默絕對不會在補給還不充足的情況下,去進攻蘇聯蘇聯龐大的軍隊。

現在好了,只要火車一通,李默的後勤就完全沒有什麼壓力了,從邊境的物質運到羅斯托夫,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所以李默想到了破解的辦法。

“總司令,難道你想到了辦法嗎?”

“當然,我的博克先生,現在交給一個任務,把我們所有的舟橋部隊和渡河部隊集中起來吧,越多越好。”

“難道我們要……”

“當然,為什麼不呢!!!”

博克忙著去調集舟橋部隊,因為在李默制定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