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來,你也沒少走路,在長安裡,你可沒吃過這樣的苦。”
“我這算什麼吃苦,都比不了小山這一路走來吃的苦多。”李泰嘆息一聲:“以前也沒覺得如何,今天在城裡看到這些災民的慘狀,真的讓人心中不忍。”
“殿下也彆著急。事情總能解決的。”慧蘭小聲的安慰著李泰,話音一轉,又問道:“殿下,您和徐刺史談的如何,可有幾分眉目?”
李泰抬起了腳。讓慧蘭用白疊布做成的帕子將腳擦乾,沉聲道:
“徐刺史在我的追問下,不得已到是說出了一些東西,談不上有井麼眉目,不過大概的方向還是有了,不管是替小山,還是那些無辜的災民,總要去辦一些事情。”
慧蘭跟在李泰身邊的時間也有些年頭了,李泰也不揹著她,有什麼說什麼。而慧蘭也熟悉李泰的做法,聽到他這麼說就知道他要做一些事情。俏媚一皺,對著李泰有些擔心的說道:“殿下,您若是為難,就別管這些事情了。那些事情有各級衙門官吏處理,小山的冤屈也就算了,我們把他帶回長安就好了。他現在年紀小,過些年也就忘記這份仇怨了。”
李泰知道您蘭是為他好。不想讓他牽扯太多,也不想讓他累到,感受到慧蘭的心意。李泰伸手撫摸著半蹲在自己眼前的惹蘭那光滑細膩的臉頰,搖頭說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有時候有些事已經擺在了面前,若是視若無睹,可就不是你家的王爺了。”
李泰剛剛這麼一說,忽然間想到自己離開長安之前,跑到九成宮去和李世民見面的情形,那個時候他還在琢磨,為什麼李世民沒有對他耳提面命的說教,也沒有囑咐他一定要將判情辦好,只不過雲淡風輕的問他什麼時候離開長安。在他離開長安的問題上也不過是嚴令他近期離開,根本沒提及什麼讓他盡心辦事之類的話語。
現在想來,李世民早就將他了解到骨子裡了,雖然知道李泰吭吭哧哧的在長安磨蹭。就是為了不想接這趟差事。但李世民早就預料到,當李泰看到這些身受災民的時候,一定會心生不忍,他更會用心的為這些災民謀取福利。
想到這些,李泰能理解李世民當時對自己說的那句話了,“你到了河南怎麼巡察我不管。你就是整天遊山玩水都行,但是這趟河南你是必須去了,不去不行。”
這是李世民知道李泰的性子,真的看到這幕人間慘劇,就一定不會偷懶耍滑。心中暗暗嘆息了一聲,李泰心裡苦笑,自己這隻孫猴子到底也沒逃脫李世民的手掌心。這份識人用人只能卻是他一輩子也學不會的了。
嘆息過後,李泰看著面前一臉擔心的慧蘭,笑道:“我這是一不小、心掉進父皇給我設下的圈套了,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只能是往前闖。不過前邊這條路可是沒什麼危險,不過就像官道一樣。有點顛簸罷了,但總的來說還是坦途的,而且隨時都可以掉頭回去。 大不了我們回長安消停的呆在越王府。我就不信敢有人冒大不韙去長安找我麻煩。”
“那就好,既然殿下心中有底氣就行小婢也不懂這些,就不多說
。
慈蘭拿過李泰的中衣,溫柔的說道:“殿下換身衣服睡吧,時間也不早了,明天還要一早就趕路呢。”
李泰點頭頭。在患蘭的服侍下躺在床上。看著慧蘭將燭燈熄滅,走出房間,卻悄悄的將房門留了一條小縫。接著外間的燭燈被點燃,一根朦朧的身影躺在了外間的小床上。李泰知道,慧蘭留下的一條小縫是為了李泰半夜召喚地方便。
仰躺在床上。慧蘭的動作給李泰的心中帶來一點溫馨。
時之間李泰卻睡不著了,滿眼總是城中難民的身影,小山一身泥汙的樣子,和一身粉色孺裙那鮮明的對比。那個拿著炊餅的小男孩,那強忍著飢餓將手中的炊餅分給家人的神色。還有老漢那唏噓的話語,街頭巷尾那些衣衫襤褸的難民,那些絕望的眼神,就是這些散碎的畫面,這些短暫的情節,讓李泰難以忘懷。
在這份無力的情感掙扎中,李泰漸漸的被一天的勞累征服,緩緩的睡去。
再次睜眼的時候已經是天色大亮,在慧蘭的輕聲召喚中,李泰才從睡夢中醒來。
“殿下,時間已經不早了,您看今天還走嗎?”
李泰看看窗外高起的豔陽,沉聲說道:“走,必須得走,早一時感到洛陽,就能早一點做事,或者就會多挽救一條生命。讓那些黑心之人少造點孽。”
李泰快速的穿好衣裳,等他和慈蘭來到大廳的時候,墨蘭正帶著小、山將食盒裡的飯菜一樣一樣的放在桌子上。小山一邊吸著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