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章 眾人定計
時間不長,李世民的怒火還沒完全消退,就見長孫無忌帶著侯君集,尉遲敬德,高士廉走進殿來,
長孫無忌湊近李世民身邊,低聲稟報:“殿下,時間緊迫,我沒來得及召集所有人。所有章節盡在 xs房玄齡,杜如晦,程知節他們說一切聽從殿下安排。由於皇上之前下過旨意,禁止他們和秦王聯絡,其餘的人要等天色晚些才能過來,我們還是先議一下,等他們晚上來了再詳細安排。”
“也好。”李世民痛快的說道:“我們先大體商量一下,晚點時間等他們來了再將細節完善。”
長孫無忌將事情前後仔細的說了一遍,眾人互相看著卻沒人開腔。皇家內部的事,作為臣屬是不好說話的。若不是和自己性命攸關,眾人避都來不及,怎麼會到宏義宮來。在李世民沒有定下基調前,是沒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隨意說話。
李世民看著眾人之間你望著我,我望著你的,都不說話,也明白大家的顧慮,和顏悅色的對大家說道:“你們都是和我征戰沙場數年的,說是下屬,我更把你們當做朋友。||今天事情緊急,不僅僅是我秦王府一家一府的事情,和大家都有干係牽連。大家不用在意我的想法,誰想到什麼辦法就說出來,大家商議一下。
看著大家依然是不敢說話,李世民只好又說道:“你們也是知道我李世民的,一言九鼎,決不食言。今天,無論大家說出什麼計策,無論計策高明與否,哪怕是大逆不道,禍及九族的言談,也沒人會計較,更不會在事後論罪。如果大家還相信我李世民,就都說說吧。”
李世民的話是說透徹了,眾人之間依然是互相觀望,大家都清楚此刻和朝堂之上互相推諉的情形不同。說出來的話,要有根有據,要切實可行的。在現在的局面下,能奏效的計策,都是險中求存,在沒有明確秦王想法的情況下,一時之間大家還都真不好開口。
一時之間,眾人的目光先是緊盯著長孫無忌,看到長孫無忌只是低頭把玩著玉環,根本不抬頭,只好又把目光投向了撫養長孫氏多年,身為李世民親舅丈,雍州治中高士廉身上。メ
感受到眾人的目光,高士廉心中發恨,雖然和李世民是親屬關係,但這渾水也不願意趟,可眾人現在都看著他,若不表態,不用說別人,就是李世民在心裡也會埋怨的,於是緊了緊衣襟,咬著牙說道:“殿下,我認為現在只有兩條路走;一是馬上走,現在就召集眾人,輕裝出城,直奔洛陽,現在洛陽有李大亮在打理,去洛陽安全還是沒問題的;二就是……”
高士廉說到這裡停了下來,仔細觀察李世民,試圖在李世民臉上找到能支援自己將第二條說下去的神情。不料,李世民仍然是那副洗耳恭聽,等待他繼續說下去的樣子。
“清君側!”無奈的高士廉只好把這讓人忌諱的詞從牙關裡擠了出來。
“清君側”三個字落地有聲,好似炸雷一般驚醒了滿屋沉默的眾人。終於有人開了這個頭,終於有人敢於把這個話題擺在桌面上研究。心裡明白和拿出來研究是兩個概念,必須要有人敢於捅開著層窗戶紙。5?
表面上眾人之間低聲細語不停,其實眾人心中都鬆了一口氣,包括李世民和坐在長孫氏懷裡旁觀的李泰在內。這兩條路是明擺著的,任何人心裡都明鏡一般,可就是沒辦法說出口。說穿了,不想坐以待斃就只有第二條路可走,第一條離開長安也不過是飲鴆止渴的權宜之計。高士廉先提出來,也不過是打個埋伏,根本沒指望大家能同意離開。能被李世民看上眼的那個不是人中精英,心裡都清楚著呢,不過是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心,不肯捅開這層窗戶紙罷了。在座的眾人之中可以擺明了說出這三個字的只有兩個半人。
最好的人選是長孫無忌,可是長孫無忌只是低頭擺弄著玉環,讓眾人無計可施。高士廉作為撫養長孫氏的多年的親舅舅,可以說和秦王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說出來也無可厚非。最終被眾人目光逼視的高士廉也只有硬著頭皮說出了大家想聽的話。
最後的半個人就是在座中年齡最小的李泰了,作為秦王四子,李氏子孫在李世民面前說什麼過格的話也無大礙。可是李泰卻不願意做這個出頭鳥,這雖然是功勞,李泰可不願意把自己和李建成聯絡到一起。萬一哪天李世民想起哥哥來,再想到是李泰出的主意。給自己找不自在的事李泰才不會做呢。
李泰早想好了,在玄武門事變中,別人定下來大框,自己出點小主意,所謂的“拾遺補缺”還可以,要讓自己當出頭的椽子那是堅決不幹的。
在眾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