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重重頓首於地,語調誠懇地道,“此事不關西征諸將的事,都是臣一人所為,雖是一心為公,但終究有礙朝廷法度,伏乞聖上治罪!”
聽到這一番誠惶誠恐的認罪之詞,趙佶這才臉色稍霽,淡淡吩咐了一句:“此次你僥倖成功,朕也不想因此追究你的罪責,但是,這一筆朕會記下!你如今雖然外放,但需牢記你始終是內臣,倘若你今後再有此等恣意妄為之舉,朕必定下令有司追究你的罪責,你明白了嗎?”
“卑臣叩謝聖上不罪之恩!”童貫被趙佶的嚴厲語氣嚇得心頭劇震,但得知此次過了一關,還是長長噓了一口氣。早在克復湟州之後,他便在諸將面前出示了趙佶手書,在很大程度上獲得了將士的好感。但如若想到趙佶會有如此芥蒂,他絕對不會冒這樣的風險。
除了童貫,在場的還有蔡京和高俅。蔡京由於惱火童貫當日離京赴任時未向自己單獨辭行,所以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為其說情,直到趙佶警告完了,他方才接過話茬道:“童貫此次從王處道西征,功勞苦勞著實不小,前時不過是為了西征大局,聖上也不必太苛責了。”
高俅聽到蔡京這番話,心中不由暗笑。如此看來。童貫和蔡京失和是鐵板釘釘的事實,他日必定無法以收復湟鄯之功執掌西軍大權,既然如此,他便樂得充當了調轉話題地角色。
他略瞟了童貫和蔡京一眼,上前一步奏道:“既然事情已經過去,聖上也無需執著於此事。因為下了湟州。西夏的左廂卓羅監軍司已經有所異動,而夏主李乾順也命人送來了文書,其中頗有疑忌。如今攻羌在即,倘若党項人再有異動,恐怕會動輒腹背受敵,非用兵之幸。”
“伯章所慮甚是。”趙佶微微點頭,隨即方才吩咐童貫起身,“童貫,王厚行前可曾還對你提過西北局勢?”
對於蔡京的馬後炮,童貫著實恨得心裡癢癢。但一想到對方是朝廷首相,他仍舊按住了心頭情緒。此時聽到趙佶發問,他連忙彎腰答道:“回稟聖上,王帥有本章讓我帶給聖上!”
他一邊說一邊自懷中取出一本奏摺交給身邊內侍,而後稍稍整理了一下思緒,便胸有成竹地說開了:“夏人和羌人每每勾結本是事實,但西夏左廂卓羅監軍司統軍仁多保忠與夏主李乾順並不和睦。早在元祐時。仁多保忠就欲圖內附,最終為我朝拒絕。而其弟仁多洗忠又在元符年間戰死。其兵權早失大半。此外,多羅巴當日奉懷德之弟溪賒羅撒,懷德向夏人乞兵,仁多保忠助其攻湟州,結果在多羅巴三個兒子的抵抗下敗退。懷德至此盡失青唐之地※以說,党項人和如今的青唐王子溪賒羅撒絕非一條心,雖然要防備其出兵漁翁得利,但卻無需擔心兩邊會聯手。”
趙佶本想先看王厚的摺子,聽童貫講得條理分明,順手就把奏摺擱在了御案上,最後聽到夏人和羌人不會聯手,他頓時長長鬆了一口氣←正欲開口再問清楚詳情時,誰料蔡京突然搶在了前頭。
“既然仁多保忠與夏主李乾順不和,可否招降於他?”蔡京早就風聞過李乾順立足未穩,此時不由動了不戰而開邊的心思。“倘若能招納仁多保忠,則可坐得西夏左廂卓羅監軍司之地,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又可省卻朝廷征伐之力,豈不是莫大的美事?”
“仁多保忠就算肯內附,他的部屬也決計不會同意,要這樣一個匹夫又有何用?”童貫見趙佶似乎要表示贊同,連忙反對道,“聖上,仁多保忠眼下已經年老,麾下兵權多半不在他手裡,而李乾順對其又刻意防範,就算他肯內附,最多隻有自己部族的數百人,這又有什麼用?訊息一旦走漏,李乾順必定不會幹休,他們雖難以用大軍攻城,卻可以用精騎掠我邊地牛馬,屆時反而遭受其害!”
見童貫竟公然反對自己地意見,蔡京頓時大怒,但他終究城府深沉,臉上絲毫不露,反而露出了一絲微笑。
“仁多保忠在西夏頗有聲名,哪怕只得他一人,也能震驚西夏朝野,屆時必有人質疑夏主李乾順的用人。再者,仁多保忠乃是夏人,精通路途,他日攻夏時必定有用,儘管一個匹夫,仍然勝過數萬大軍!”
高俅聽蔡京說得離譜,只得輕輕咳嗽了一聲,然後才不偏不倚地道:“聖上,西北之事我們於朝中自然不如王處道等人看得清楚,是否要招納仁多保忠不如從長計議。依臣看來,西征大軍攻青唐在即,此時設法招納並不是最佳時機。西夏只需數千軍馬,便能掠渭、延、慶三州,於我軍有害無利,不如下青唐之後再議。”
童貫和高俅的先後反對頓時讓趙佶滿腔興致無影無蹤,沉吟片刻,他便心有不甘地點了點頭:“光得他一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