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門外,甘奇披枷帶鎖而來。還帶著上千讀書人。
霎時間,滿場皆是高呼:“官家聖明,陛下聖明!”
皇帝當真聖明瞭,把甘奇救出來了,雖然還披枷帶鎖,但是隻要甘奇進了這皇城,在皇帝當面戳穿文彥博這個賊子的真面目,必然萬事大吉。
甘奇走進人群,往東華門走去,不斷拱手與眾人致意。
孔子祥與馮子魚等人也一直跟著甘奇往前走,孔子祥還不斷說道:“道堅兄,見得官家,可不能緊張了,一定要據理力爭,這世間,邪不壓正。”
甘奇點著頭往前去,心中的感動是不假的,這般場面,雖然是甘奇有意為之,但是真見得這般場面,實在讓人感動不已,擠出兩滴淚水的甘奇,說道:“在下何德何能吶,何德何能?”
馮子魚作揖一禮:“道堅兄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同窗之誼比金還重,何況此事關乎家國社稷,皆是吾輩讀書人應該做的。道堅兄之大義,更是吾輩讀書人之榜樣。”
“多謝諸位,多謝諸位同!”甘奇忍痛流淚往皇城大門而入,大門被眾多侍衛關閉起來。
門外一千幾百號學子,此時早已不似頭前那麼擔心,臉上皆是帶著勝利的喜悅,直達天聽,便是勝利了。
兩夥學生,合在了一處,梨園春戲院來的學生,豈能錯過這般好機會?皆是主動與太學生們攀談,攀談的話題自然也離不開甘奇,有人與孔子祥說道:“原道諸位是太學的大才,失敬失敬,未想甘先生竟然如此得人心,太學大才們也是如此有情有義,吾輩讀書人能如此同仇敵愾,實乃一樁美談,家國有望,社稷有望。”
孔子祥也笑著答道:“道堅兄之才,連胡先生都讚不絕口,我等太學同窗,豈可坐視道堅兄受國賊欺辱?倒是你們,怎麼也到得這東華門來了?”
“諸位有所不知啊,今日先生本在梨園春的戲院裡與我等講學,講的正事……哪知因為報紙文章之事,文彥博竟然派鷹犬走狗前來拿人,我等豈能讓此賊得逞?便……哪知甘先生死也不願獨自離開,奈何奈何……我等唯有……”這人把事情過程一通說。
孔子祥等人聽得故事,一個個兩眼含淚,五味雜陳。
馮子魚更是一聲大呼:“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我自橫刀向天笑,也唯有道堅兄能說出這般話語,不免讓人想起昔日道堅兄提刀殺人之場景,實在教人佩服佩服,此乃捨生取義之勇也。”
“提刀殺人?甘先生還提刀殺過人?還有此事?”
“有,豈能沒有?你們還記得去年的國舅大案嗎……便是因為此事,開封府包待制還誇了道堅兄捨生取義,更把道堅兄收入了門下。”馮子魚一通說。
又見一眾驚為天人的表情。
滿場一千幾百號讀書人,話題便也離不開甘奇了,這個說甘奇作了什麼詩,作了什麼詞,寫了什麼文章,寫得如何好。
那個說甘奇交了什麼友,做了什麼事,辦報紙虧了多少錢。
又有人說甘奇出了什麼大言,講了什麼課。
互相交流,互相吹捧……著甘奇,其樂融融。
進了皇城的甘奇,第二次見到慈眉善目的仁宗趙禎,拜見之後,仁慈的趙禎第一句話就是:“來人吶,把這枷鎖去了。”
小太監李憲裡面左右招呼內侍們來解枷鎖。
甘奇卻答:“陛下容稟,學生罪案嫌疑在身,若是不得清白,去了枷鎖也是大罪一樁,到得府衙之中,更難脫得清白。”
一旁的胡瑗連忙說道:“道堅,道堅,陛下當面,戴著枷鎖,有礙觀瞻,陛下自會與你主持公道。”
胡瑗這麼一勸,甘奇方才任憑一幫太監給自己解除枷鎖。甘奇顯然是故意這般做派,便是知道面前這個仁宗皇帝就吃這一套。
趙禎能得“仁”這個諡號,可不是選諡號的官員阿諛奉承。從上古至今,歷朝歷代皇帝無數,能得“仁”字的,趙禎還是第一個,若是不說清明兩朝,趙禎也是唯一一個能得“仁”字諡號的。
一個皇帝諡號為“仁”,也是開了古今之先河,開了這個先河之後,元朝有了一個,明朝朱高熾也得了一個,清朝嘉慶帝也得了一個。
趙禎能有多麼仁?舉幾個例子就知道了。
一個是蜀地曾經有一個讀書人,不斷給當時在蜀地的官員上書,勸說這些蜀地的官員割地自立,獨立稱王,這個異想天開的讀書人,自然就被抓起來問罪了。這種事情,放在任何朝代,都是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