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3 章 解乾旱之困
京城的天空,多日未曾降下甘霖,土地乾涸,裂紋如蛛網般蔓延。戴浩文行走在街巷之間,眼見百姓們為了取水而奔波辛勞,心中憂慮重重。
一日,戴浩文在郊外勘察旱情,望著荒蕪的農田和遠處枯黃的山巒,一個念頭在他心中萌生:若能引入異世界的打井技術,或許能解這燃眉之急。
回到學堂,戴浩文便開始著手準備。他召集了一些聰慧的學子,向他們講述自己的想法。
“孩子們,如今乾旱肆虐,百姓取水艱難。我曾在別處知曉一種打井之法,或許能助我們找到地下水源。”戴浩文神色凝重。
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目光中充滿了期待和好奇。
戴浩文拿起一根樹枝,在地上畫出簡單的示意圖。“這打井之術,需先了解一些物理之理。”
“首先,我們要明白水壓的概念。水在地下,受到上方土層的壓力,會形成一定的水壓。就如同我們用力按壓一個皮球,皮球內部會產生抵抗的力量一樣。”戴浩文耐心地解釋道。
孩子們微微點頭,努力理解著這個新奇的概念。
“當我們打井時,要打到足夠的深度,使得地下的水壓能夠將水推到井口。這個深度,取決於地下水位的高低和土層的壓力分佈。”戴浩文繼續說道。
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地感受,他拿出一個竹筒和一塊木板,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
他在竹筒的一端蒙上木板,然後往竹筒裡倒水。“你們看,當水越來越多,木板受到的壓力就越來越大。這就類似於地下的水受到的壓力。”
孩子們目不轉睛地看著,眼中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戴浩文接著說:“還有一個重要的原理,便是連通器原理。如果我們把幾個底部相通的容器連線起來,無論容器的形狀和大小如何,只要裡面裝有同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麵總是保持相平的。”
他又用幾個小杯子和水管演示了連通器的原理。
“在打井時,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原理,判斷地下水位的大致高度。透過觀察不同深度的水位變化,找到最合適的取水位置。”
孩子們聽得入神,不時提出自己的疑問。
“先生,那如何確定打井的位置呢?”一個孩子問道。
戴浩文微笑著回答:“這需要觀察周圍的地形和植被。通常,在地勢較低、植被相對茂盛的地方,地下水源可能更豐富。而且,還要考慮地質結構,避開岩石較多的區域。”
隨後的日子裡,戴浩文帶著孩子們在京城周邊尋找合適的打井地點。他們走過一片片荒地,仔細檢視每一處的地形和土壤狀況。
終於,在一處山谷中,戴浩文停下了腳步。
“此處地勢較低,且有溪流曾經流經的痕跡,或許是個打井的好地方。”他說道。
說幹就幹,戴浩文組織百姓們一起動手。他們先準備好工具,如鐵鍬、鋤頭、轆轤等。
“大家注意,挖井時要保持井壁的垂直,這樣可以避免井壁坍塌。”戴浩文不斷地提醒著。
隨著井的深度不斷增加,挖掘的難度也越來越大。但在戴浩文的鼓勵和指導下,大家沒有絲毫退縮。
當挖到一定深度時,終於有了溼潤的跡象。
“快,再加把勁!”戴浩文激動地喊道。
終於,一股清泉從井底湧出,百姓們歡呼雀躍。
“成功了!成功了!”
戴浩文看著清冽的井水,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然而,他知道這只是一個開始。為了讓更多的百姓受益,他決定將打井技術廣泛傳播。
戴浩文在京城中設立了多個講解點,親自向百姓們傳授打井的知識和技巧。
“大家記住,打井不僅需要力氣,更需要技巧和知識。要根據不同的地質情況調整方法。”他不厭其煩地講解著。
百姓們紛紛圍攏過來,認真聆聽。
在傳播打井技術的過程中,戴浩文還遇到了一些困難。有些百姓對新技術心存疑慮,不敢輕易嘗試;有些則在操作過程中遇到了問題。
但戴浩文沒有氣餒,他親自到百姓家中,手把手地指導。
“別擔心,只要按照正確的方法,一定能打出井水。”他的鼓勵給了百姓們信心。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京城周邊陸續出現了許多新打的水井,百姓們的取水難題得到了極大的緩解。
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