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了,趁蔣氏沒注意,從她的寶貝鹽罐裡偷了點鹽,就著鹽水,拿廢舊的布條擦了擦牙齒。
沒辦法到了這個時代,或許富貴人家有專門刷牙的工具,在飯都吃不飽的農村,能每天用清水漱一次口就算講究了。
蔣氏把家裡的油鹽,看得跟命根子一樣,劉青也只在運氣的時候能偷到一點鹽漱口,大部分時候還是清水擦牙。
擦了牙,又仔細洗了臉,井裡打上來的清水,帶著一股子涼意,劉青最後一絲睡意也被冰沒了,一身清爽的跑回灶房。
蔣氏已經舀了小半盆米放在臺上,等著劉青去洗。
小半盆米就是劉家今天的口糧,看著不少,可劉家人口多,幾個主要勞動力更是飯量大,這點米遠遠不夠吃。所以蒸飯的時候,蔣氏都會倒一半泡發好的大豆,也就是黃豆下去一起蒸,這分量才勉強夠劉家人吃飽。
劉青麻利的淘好米,蔣氏已經把鍋裡的水燒開了,正好接過盆子把米倒下去煮,剛沾溼的米,底下還有一些黏在盆子裡,劉青有眼色的從鍋裡舀了半勺熱水,蔣氏看她一眼,滿意的點頭,劉青便將水小心的倒進鍋裡,蔣氏捧著盆,晃盪幾下,便把盆上沾的少許米隨著熱水一起倒回鍋裡。
蔣氏手執鐵勺,在鍋裡一下下攪拌著,一面叫劉青注意柴火,一面講解道:“煮米的時候不能偷懶,要時不時的攪拌,否則很容易黏到一起去。”
劉青點頭,臉上寫滿了求知慾。
這樣的學生,當老師的也有成就感,蔣氏略顯刻薄的嘴角弧度,也稍微柔和了一些,道:“煮好了,你去把笸籮拿過來。”
劉青熟門熟路的取了笸籮,架在木盆上放好,蔣氏便將煮得半熟的米舀到笸籮裡,竹編的容器難免有些縫隙,水正好從縫隙中流到盆中,滴滴答答的水聲甚是清脆。
蔣氏沒有把所有的米都舀上來,鍋裡還留了一小撮,數得清的米粒在大半鍋米湯裡飄著,少得可憐,待蔣氏又將切好的紅薯倒進鍋裡,少得可憐的米粒更看不到了。
劉青知道蔣氏是在煮稀飯。
這裡沒有電飯鍋,米飯沒辦法直接煮熟,只能先在鍋裡煮得半生不熟,等做飯時,再用木桶蒸熟。這大概是最傳統的木桶飯了吧。
劉青把滴乾水的生米飯掛在鉤子上,村裡人沒有白天鎖門的習慣,來串門的不只是大人和熊孩子,還有貓狗,怕這些畜生糟蹋糧食,煮好的生米飯,家家戶戶都是這麼高高掛起來的。
還能以防熊孩子搗亂,一舉多得。
煮粥就沒必要一直盯著了,蔣氏蓋上鍋蓋,叮囑了劉青一聲:“看著鍋裡。”便轉身出去了。
沒一會兒蔣氏又回了灶房,手裡拿了個碗,裡面裝了些醃好的蘿蔔乾,這是下稀飯的小菜,另一隻手裡緊緊握著個雞蛋。蔣氏一進屋,便把雞蛋遞給劉青:“洗乾淨埋在生米飯裡,一會兒就燜熟可以吃了。”
粥煮熟的時候,趁早去田裡幹活的大人,也都扛著工具回來了,如今正是一年之中最忙的時候,田裡的莊稼熟了,都忙著收稻穀,但是天氣仍然熱得慌,饒是最吃苦耐勞的莊稼人,在中午太陽最烈的時候,也不敢下地幹活,怕中暑。
所以大家都起早摸黑的,趁著天還不熱,能多幹一點是一點。
去河邊洗衣裳的劉雅琴和三丫先回來一步,李氏喂完豬,又打掃了屋子,便幫著兩個侄女在院裡晾衣裳。
劉青在堂屋裡擺好碗筷,盛了一碗碗粥放在桌上散熱,聽見動靜,又噠噠噠跑出去打水。
劉大爺一進院子,就有清涼的井水給自己洗漱,不由暢快的淋了一臉,對著沒正眼瞧的孫女也有了些笑意,劉大爺問劉青:“在你師傅那裡學得如何?不許給你哥丟人!”
“師傅昨兒還誇我進步很大呢!”劉青這兩個月潛移默化之下,劉家人也慢慢接受她越來越開朗的性子,她也摸到些劉大爺的脾氣,劉大爺雖然重男輕女,但也不至於把孫女當仇人,偶爾在他面前說笑幾句,他並不會介意。
前提是要頂得住劉大爺面無表情的壓力。
劉青不是真正的小孩,當然不會被一個臉色嚇到,如今她越來越敢同劉大爺說話了。這會兒劉青就瞪大眼睛,不服氣的道:“等著罷,我再練些日子,就能像師傅她們一樣賺錢了!”
劉大爺還沒表示,劉青身後的劉二叔聞言,已經忍不住笑出聲來,拍了拍她的頭:“我們二丫有志氣!”
“二叔,我改名了,要叫青青。”劉青抿唇,聽出劉二叔語氣裡都是滿滿的打趣,卻不得不繼續裝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