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關重要,亦即為國防之最要點,防禦務須向前推進。江防須封鎖江yīn,陸防須利用許多地險及天然便於防禦之地形,推進至上海附近。……”

法爾肯豪森的這份建議書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檔案。在這個報告中,他基本準確的判斷了rì軍可能的進攻方向和特點,並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提出了主要防禦地區、兵員配備和可以採取的相應措施。rì後中**隊保衛上海南京、決堤花園口、退入內地持久抗戰等行動,大多都在這個檔案指導下進行。

按照法爾肯豪森的設想,中國東南國防的第一線是以淞滬線、吳福線(吳江至福山)、錫澄線(無錫至江yīn)構成的永久國防工事,其後是江yīn封江,再次是保衛南京。他預計,整個過程可以堅持1—2年,在此時段內國際形勢必將發生有利於中華的變化。

老法的估計大概不錯,只是他認為兩年內國際形勢變化就會有利於中華。估計過早了些,南京失陷後的第四年,1941年底,rì軍偷襲珍珠港後,國際形勢才真的有利於中華了。

老法是要求守衛南京的,作為德國的傳統軍人,認為放棄首都不守,無異於是懦夫行為。

1937年11月中旬,激ang激e石的原先意圖是用6至12個團象徵xìng的守衛一下南京。

為此,老蔣於11月17和18rì兩天曾三次邀集軍政部長何應欽,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副總參謀長白崇禧,軍法執行總監、軍事委員會jǐng衛執行部主任唐生智,軍令部部長徐永昌,第4路軍總參謀長王俊,軍事委員會第一部作戰組組長劉斐(人稱民國有三個半軍事家,那半個就是指劉斐),國民黨zhōng yāng委員、軍事委員會軍法執行總部副監谷正倫等人開會商議。

第三次會議上,白崇禧侃侃而談:“南京城雖然虎踞龍盤,王氣十足,可險要不足,古時候,就曾經被多次攻破過,梁朝蕭衍時被叛軍侯景攻破;隋朝楊堅時,陳後主城破國亡;太平天國也輕易攻佔了南京;湘軍以兩萬人馬就輕易攻破了太平天國的首都南京;所以,南京城完全無險可守,不必多用兵力防守,做無謂犧牲。”

李宗仁道:“我補充一點,現在各支部隊才從淞滬撤退下來,減員嚴重,戰力不足,必須後退休整後,才有利於和rì軍再戰,在南京城,不便再和rì軍硬拼。”

“如果我方不守南京,把國都設為不設防的城市,那麼rì軍即使佔領了南京,也不是戰勝而得,將來和他們和談,他們也不能以勝利者自居。”外交部長張群從其外交的角度提出了建議。

多數人認為,今後將進入持久抗戰的局面,從長遠和全面的觀點著想,應以儲存實際力量為上,均主張在原則上不守南京,只用少數軍隊象徵xìng地守南京。最好就是用四川劉湘的兩個師守衛。

兩次會議,唐生智在一邊都默然不語,激ang激e石把目光投向了這位曾經的湖南王,問道:“孟瀟是何建議?”

唐一扶高度近視鏡,忽然起立,大聲疾呼:“現在敵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國父陵寢所在地,值此大敵當前,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將,我們不特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更對不起我們的最高統帥。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如果國父孫總理尚在,豈容小鬼子如此猖狂!”

唐的一席大話,正是大敵當前的危機之時,很有大義凜然的氣勢。而且一席話都說到眾人的心坎上去了,zhong山先生一生為民為國,如果他的壽命能多有十多年,從實質意義上統一中華,帶領全國走向富強也未嘗不可。

激ang激e石聽罷唐言,內心也是感觸頗多,和孫總理的往事一件件浮上心頭。自己自詡為國父的最忠實的信徒,最佳的接班人,卻被rì本步步緊逼,首都都要守不住了。而且還不敢守!

對,南京一定要守!用重兵防守!老蔣立刻下定決心。

老蔣一錘定音地道:“南京城是我國的首都,為萬國觀瞻所繫,對凝聚人心也有重大影響,完全不守是不可以的,應在12個團的基礎上再加24個團或是36個團!”

於是,在老蔣的堅持下,守衛南京的部隊達到了15萬。

“不知在座諸公誰願意來擔任南京城的城防總司令呢?”

大家都沉默了。

老唐等的就是這一刻,他兩次倒蔣都失敗了,在zhōng yāng當任一個虛職的高官,不再是一方諸侯。他立刻道:“軍人以身殉國,當此危難之際,何能畏難以求苟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