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物質的,只是我自以為我不喜歡而已。甚至我還比一些女人更喜歡物質。我也會一擲千金買自己喜歡的名牌的包,也會被廣告所迷惑,也會虛榮,也會說出“穿一條漂亮的內褲也不妨礙我們談論託斯妥耶夫的思想”。我算是看透自己了。《格鬥俱樂部》我沒白看,裡面那個CK內褲的鏡頭我記憶深刻,電影裡對中產階級消費趣味的嘲笑讓人感覺既爽又心虛,彷彿被它點中了命|穴。是的,你的衣服不能代表你,你的錢包不能代表你,你說的話不能代表你,你的XX不能代表你……也許這部電影在某種方面要表達的就是:名牌不能代表你。表面上的東西不能代表你。
越想越矛盾,越說越絕望。我們不是小資,小資不會因為買了名牌就心存愧疚感,想起老家還有需要救濟的親戚朋友;我們也不是朋克,朋克也有自己的命門:商業。朋克也有時尚,雞冠頭皮夾克馬丁鞋嘛!而且在看演出的時候你如果打扮得不夠叛逆,很多人的眼神會讓你自己覺得很沒面子。我就打算下回看演出穿一身旗袍,看看他們會說什麼。
我現在在很多不同的場合一眼就能認出什麼人是喜歡搖滾樂的:男,臉上長青春痘,神經質;女,偏胖或偏瘦,一般都長得很矮,眼神中經常帶著對別人的輕蔑。其實他們可能連自己的下頓飯在哪兒也不知道。但就是有自信,沒辦法。
痛苦是不以事件為例的 作者 春樹
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的痛苦,都可以是巨大的。在高地的我的論壇裡有人說“沒死過爹媽沒死過老公老婆沒失過明沒截過肢最基本的連婚都沒離過最多不過有點發育不良要不就是早戀後又被人甩了你有什麼痛苦可言啊?”這是從我的“或許是我不該,在這樣一個浮躁的日子應該走到街上做一些很隨意的事,而不該呆在家裡’思考’。事實是如此殘忍。我寧願化作灰飛煙滅,來擺脫這無窮無盡的痛苦。”得出的結論。事實上作者很可笑,他實在不明白,痛苦就是痛苦,就像玫瑰就是玫瑰一樣。這是沒有什麼比例大小的。我在很早的時候,寫過一首詩,“沒有題目--給江姐等”,裡面有一句話就是“此時我的痛苦,和當初他們一樣多”,這難道不是真理嗎?當然我已經不想給這種文章回貼了,道不同,不足以為謀也。
關於八十後,我又能說什麼
60後老了,70後累了,八十後像一道閃電劈下來了。
關於八十後。
我置身其中,靜靜地觀看,有時我也在浪尖上,因為我原本和他們“是一撥兒的。”
對我來說,心和年齡是越年輕的就是越好的,你可以說我認為90後是更先進的。社會就是這樣進步的。想起各大雜誌、報刊興奮地大肆報道“70後”,八十後無動於衷,像在看笑話——很顯然,70後是夾縫中的一代,上下不靠,處境尷尬。而八十後,已經悄悄地成長起來了。
關於八十後,曾經我有很多話想說的,曾經我有很多話會說的,曾經我有很多話要說的。現在我已經在寫到“曾經”了。關於八十後的命名本身就有附庸的嫌疑,它卻無意取代任何人。八十後的人是不愛管閒事的人,可以想象當他們能熟練地掌握了這個世界時,他們是見過世面只想做自己的事的人,他們是不喜出風頭的人,他們是寬容的,因為淡漠。他們是天真的,因為善良。愛對他們來說沒問題,性對他們來說也沒問題,他們沒問題。八十後不怕死,只怕老。身老還是可以原諒的,心老就沒有任何藉口了。
想來他們是受傳統毒害最少的人,理應更科學更理智更感性更沉溺於自己的世界。他們就是這樣子。說是他們,其實就是我們。
我認為我是典型的速食一代。連吃的都喜歡最簡單的。中國飯吃起來太浪費時間了,我就愛吃漢堡包、百事可樂、三明治,開啟就吃,吃完就扔,簡單方便。我就是喜歡這樣的粗俗、直接。
在我們之前,有垮掉的一代、迷茫的一代、愛與和平的一代、虛無的一代,可我們都不是。前輩們的可以反諷、解構有了收穫,它們到我們這裡就成了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我們的反叛不是反叛,而是理所當然。我們本身就是叛逆。我們是沒有理想、沒有責任感、沒有傳統觀念、沒有道德的一代。所以我們比70後、60後、50後……更無所顧忌、更隨心所欲。我們對於理想以及目標都沒有什麼執著的追求。執著不適合我們。速戰速決、屢敗屢戰適合我們。我們樂此不疲。
有時候我也懷疑,八十後可能會出很多神人,藝術家、詩人、樂手,但出不了政治家。因為八十後厭惡政治,除了自己,他們什麼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