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部分

得到了宛、葉的土地,增強了它們的國力。現在薛公又組織三國軍事行動,一旦取得勝利,結局還會是“強韓魏”。齊國不僅撈不到一分的好處,魏、韓兩國在“南無楚憂,西無秦患”,兩個舊日的敵手已不構成威脅的情況下,“必輕齊”,肯定不會再把齊國當回事。那時三國聯盟名存實亡,搞不好魏國跟韓國又會跑去聯合秦國,反過頭來對付齊國,那樣可就危險啦。

怎麼防止這種危險呢?

蘇代的辦法是,薛公應拋開受關押屈辱的心理陰影,重新跟秦國和好。派人去告訴秦王,他不是真的要搞垮秦國,因為那隻會讓魏、韓得利。齊國現在的進攻,只是想讓秦國釋放楚懷王。齊國當然不會平白無故跑來做善事,它還是要叫楚國割讓東地作為酬謝。用一個楚懷王換和平,秦國必定願意;楚懷王能夠自由,就算損失了東地,為對抗秦國也只有和齊國交好;齊國本身得到了惦念許久的東地,跟楚國恢復關係,沒被削弱的秦國仍然是魏國與韓國的威脅,它們只能繼續依賴齊國,齊國的強勢地位不是更加鞏固了嗎?

在描述這般誘人前景的時候,蘇代好象只是隨便地說了一句:“君無攻,又無借兵食。”

您不繼續進攻秦國,也就不必要別人供應軍需啦。

聰明過人的薛公根本就沒聽出來,這句話才是蘇代的真實目的。

在《史記》和《戰國策》中,薛公對蘇代建議的反應都是一個字:“善。”並立即照辦,西周因此得以免受齊國的勒索'4'。

那些給司馬遷和劉向留下這種記錄的古人,多半都喜歡誇大拔高說客的作用,恨不得把他們的計策說得件件成功,前文所述《戰國策·齊策三》對蘇秦東地獻計的記載就是這樣,但可惜都不合史實,這一次也是如此。即使薛公確實採納了蘇代的計謀,也顯然沒能成功,因為其中的關鍵人物楚懷王從來就沒按照蘇代的方案被秦國釋放。

也許秦國想過要放掉楚懷王,但它無論如何都作不到了,原因很簡單,倒黴的楚懷王偏在這個時候死了。

在病床上支撐了一年之後,楚懷王終於告別了讓他徹底絕望的人間。

失去了楚懷王的楚國更加走向沒落。子蘭雖然沒作成君王,但他跟母親鄭袖在朝野中結交的勢力顯然已不可小視,連楚頃襄王也不能不心存顧忌,結果他不但沒有疏遠這個想跟自己爭權的弟弟,反倒讓他取代昭雎當上了令尹。親秦派徹底佔了上風。屈原對此極為不滿,子蘭便在楚頃襄王面前詆譭這位僅存的君子,終於使屈原被徹底趕出政壇,流放到南邊的偏遠蠻荒之地,在顛沛流離中度過孤寂和痛苦的餘生。

至於西周是否擺脫了齊國的搜刮,後人已不能知道。也許薛公這時顧不上再去逼迫西周,因為他必須應付一個突發事件。

燕國向齊國進攻了。

五。人選擇了戰爭,戰爭又會逼人作出選擇。

公元前296年,燕國軍隊向齊國射出了復仇之箭。

燕國選擇這時跟齊國開戰,據蘇秦後來的說法,是因為燕昭王聽信了兩個大臣的意見,這兩人一個叫田伐,一個叫繰去疾。他們的看法想來也無非是,齊國連續三年大規模用兵,軍力民力都十分疲乏,趁此機會發動攻勢,至少可以起到削弱齊國的效果。

但是齊國縱然疲乏,也不會僅僅因為三年的戰爭就鬥不過燕國。雖然在燕昭王的有效治理下,燕國逐漸走向“殷富”'5',百姓富裕,國力日增,可要跟齊國相比,實力差距依然很大。在內功還未修煉成熟的時候,貿然向齊國發力,燕昭王就沒考慮過可能的風險?

當然不是,根據《戰國策·齊策二》提供的線索,燕國此番出兵很可能事先跟秦國打過招呼,說不定就是由秦國來策動的,意圖是仿照公元前312年時魏、韓攻楚救秦的套路,用打擊齊國後方來解救秦國此時在函谷關前的危局。秦王和魏冉可能也向親戚燕昭王作了某種許諾,在這種前提下,田伐和繰去疾才積極進言,鼓動冒險行為。

正因為如此,當齊、燕軍隊在一個叫權的地方開始大打出手的時候,魏冉才會跑到趙國去,要求趙軍協助燕國對齊國作戰。這可能就是他和秦昭王當初對燕王許下的諾言,有了這份承諾,燕昭王才敢那樣衝動。

趙國這時對中山的戰爭應該正接近尾聲,有力量騰出手來作別的事情。見魏冉親自來訪,想想三年來對盟友的困難坐視不管,君臣上下或許覺得有所虧欠,能透過打仗在齊國那裡討些便宜也不壞,所以爽快地應允了秦國的要求。

燕國跟齊國間的戰事日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