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7部分

的發行紙幣一事,不知三少意下如何?”

“這事不歸我管,要去問少帥。再說,北六省官銀號越過國家銀行,自主發行紙幣也不太合適吧?”

目前華夏國內流通的貨幣主要是大洋和銅錢,還有少量的歐洲紙幣。除了華夏國家銀行,包括北六省官銀號在內,部分省份的官銀號也在造幣,但造出的總歸是真金白銀,頂多是大洋的成色不足。

發行紙幣可不一樣,華夏如今有統一的聯合政府,也有國家銀行,按照李謹言後世形成的觀念,有發行紙幣權力的只能是國家中央銀行,若是北六省官銀號開了這個口子,事情恐怕會變得很麻煩。

軍閥混戰,各地軍閥濫發紙幣和軍票,鬧得百姓困苦,民不聊生,絕不是危言聳聽。就算現在的華夏應該不會發展到這一步,防微杜漸卻必不可少。

在利益面前,很難保證不會有人動心。

李謹言對金融方面的事算不上精通,比起任午初和白寶琦,他連半吊子都算不上。但在發行紙幣這件事上,他卻有自己的堅持。

“三少是明眼人。”任午初敲敲桌子,“單是北六省,繼續使用金屬貨幣已經有些不合時宜。但若是北六省官銀號發行紙幣,開了這個口子,以後就不好收拾了。我和白兄商量過,白兄也在為難,畢竟他提出的議案還被國會壓著。”

既然覺得這事麻煩,現在還行不通,那還和他提?

“提總是要提一下的,雖說國會現在壓著議案,總有透過的一天,提前準備也省得到時手忙腳亂。”

李謹言點點頭,又馬上說道:“這事先放著,百貨公司的事咱們還要說道一下,不能我一個人忙。”

任午初:“……”他好不容易把話題引開……李三少是一定要抓他這個壯丁不成?

被國會擱置議案的不只華夏國家銀行總辦白寶琦,還有教育部部長陶成章。

陶部長不是會輕易死心的人,自從在全國興辦學校的議案被擱置之後,老先生依舊在四處奔走,還親自來了北六省幾趟,和樓少帥打過招呼之後,帶著教育部的人一頭扎進關北的學校。

從蒙學,小說,中學,再到成立不久的高等學校,就像是過篩子似的,一個也沒落下。要不是三所軍官學校管理嚴格,陶部長對辦軍校熱情也不大,恐怕頂著門衛的槍口也要闖進去看一眼。

這個時代的學者和教育家,身上都帶著一種讓人不得不敬佩的韌性與百折不撓的精神,這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為了能培養出可以撐起這個民族脊樑的英才。

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學者和教育者,而不是後世某些印�兆鑰淶淖��液徒小�蕖�

在教育部一行人即將返回京城之前,李謹言特地拜會了陶老,經過一番懇談,李謹言激動的拍著胸脯保證,陶先生要辦學,他一定大力支援!

要錢出錢,要力出力!

陶部長捻鬚而笑,笑容慈藹,一派大家學者風範,可不知為何,李謹言心裡卻突然湧起了一股不太妙的預感。

錯覺吧?

很快,李三少就得知他的預感沒有出錯,陶部長回京後不久,樓大總統就給樓少帥發來一封電報,電報上列出了十五六個人名,全都是在關北各所學校中教書的先生,有一個還是關北子弟小學的副校長,電報上還寫明,這些人是教育部部長指名要的。

“父親說,你親口答應了陶部長。”

樓少帥似乎也在不解,李謹言怎麼會這麼“大方”。當初為了給關北的各所學校找先生,他花費的精力比辦廠時都多。

“少帥,我說我壓根不想這麼大方的,你相信嗎?”

“我信。”

“……”為啥他更鬱悶了?

此刻的李謹言當真是後悔得腸子都青了。

他真傻,真的!單以為陶老是醉心教育的學者,怎麼就沒想到,考中過前清的進士,留學過歐洲,歷經民國成立,南北對峙再到如今的聯合政府,能夠屹立不倒的會是一根腸子的人嗎?

這簡直是光明正大的挖牆角,可他這個被挖牆角的卻是啞巴吃黃連,誰讓他親口答應了陶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

樓少帥拍了拍李謹言的肩膀,權作安慰,回書房繼續處理公事,留李三少一個人對著電報鬱悶。

將電報上的人名反覆看了三遍,李謹言的一口鬱氣也漸漸消散。

陶部長特地把這些人要去,為的肯定不是讓他們在教育部中做事,八成是和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