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4部分

多地區,這種閱歷連盧多遜都不曾有過。

於是看著奏呈,手起筆落,小事當場規為堂帖決策,交給沈義倫、薛居正與盧多遜審議,大事寫上自己意義,分成兩類,一為畫黃,一為錄黃,由太監遞到宮中。

老薛與老沈皆是老好人,宋九有能力,於是將這些奏呈一起抱給了宋九,然後在喝茶。

宋九抗議道:“俺是參知政事。”

“能者多勞吧,”沈義倫拍著宋九的肩膀,笑咪咪地說道。

盧多遜低聲道:“易安,他們就是這樣,以前我做的事比你還要多,你來了,正好替我分擔一點。”

“這樣也行啊。”

太監抱著大小政務進宮,趙匡義問道:“宋九在中書如何?”

“陛下得人矣。”

得不得人,不是太監說得算,趙匡義開啟奏摺,看著上面的點評,宋九說務實求實,實際就是追求實用。透過這些意見,也能看到宋九的濃濃實用精神。

趙匡義微微一笑。

未誇獎,但那種滿意的表情,任何人都能看出來。

又開啟一封奏呈,乃江南東路轉運使樊知古的奏摺,先前南唐也有官市茶,佔其茶交易十分之八,用其謀利,宋朝收回江南,還沒有實行榷茶,但將餘下的兩分也變成了官市茶,商人苦之。樊知古請求朝廷罷免這兩分市茶。

宋九在後面批註,知古良言也,山海之利,終有盡時,朝廷若取之於盡,商民何其苦也。聞陛下召知古,問其名出何書,知古答曰,唐尚書右丞倪若水亮直,臣竊慕之。上笑曰可改名知古,人皆笑之(樊知古就是樊若冰,他所說的來歷是指若水,將冰與水混淆了,所以大家才恥笑他)。何笑也。知古為官,知之處理政務,忠君愛民,即為良吏也。若以學問為官,何必勘磨也,天下儒生豈非太多乎。望君努力,勿要攀風附雅,取己之短,捨己之長。何長也,上體君心,下憐百姓。

趙匡義讀到這裡,正襟危坐,輕聲道:“宋九才是良言也,朕用知古為名也有不當之處,失之輕狎了。”

而且接下來一些奏呈批註,都有一些亮點之處。

趙匡義放下這些奏呈,微微嘆惜道:“皇兄,你失誤了。”

但他想得也有失誤。

忙碌了一天,宋九回到家,對潘憐兒說道:“玉蘋有救了。”

與北宋末的海上之盟不同,這時就是完顏阿骨打崛起,也拿不下北宋。況且燕頗如何與完顏阿骨打相比?

北方有鐵,包括高麗,但沒那技術開採,因此從高麗到烏舍國,再到阻卜,皆缺少鐵,更缺少武器,一旦有充足的武器過去,還會被契丹拿下,但會讓契丹狠狠地喝上一壺。

再加上即將來到的兩個大國之間的鏖戰,契丹壓力大增,那麼會變成主動求和的。

自己也不能離開相位,只要在相位上,契丹必然害怕自己進諫,那麼就會主動求和。但不想離開相位,自己就必須拿出一些東西出來!

因此他說玉蘋有救了。

蕭燕燕看到宋九慎重,認為玉蘋是奇貨可居,可她萬萬沒有想到,玉蘋不是奇貨,從這一天開始,契丹人的惡夢就開始了。

但是宋九現在也不知道效果會是如何。

不過沒關係,這個烏舍國出忽他的意料,實際他在很早就佈置了一步棋,那時非是為了玉蘋,那才是真正為了國家。

那就是新式的紡織機械。

然而這個還早,研發了數年之久,因為宋九不知道具體的設計,至今沒眉目。一旦它成功了,不但是經濟與民生,同樣當抵十萬精兵。(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六章 東華門

“請,”扈蒙與李昉說道。

“日用,明遠,還是你們來吧。”宋九謙虛地說。

三人同審卷,從官位上,肯定宋九為首。

宋九卻在做著謙讓。

來到中書,沈義倫與薛居正是喝茶的,並不比當初的楚昭輔強多少,可有一人不可忽視,盧多遜!

幾人處理中書政務,宋九除了一點可憐巴巴的遠見外,老到上還是不及盧多遜。

史書曾將此人刻畫成一個小人,宋九有點兒不大明白,史書宋九沒當真了,如赫赫有名的太祖三訓,永不加賦,不殺柴家子孫,刑不上士大夫,宋九同樣未看到。

宋九想不明白的是盧多遜並不是一個沒有用或者如史書所說的小人,為何後來弄下臺後,還被刻畫成那樣?

盧多遜是什麼下場,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