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能言,趙括是也。”
趙匡胤不敢放手用人,一直在趙匡義與趙普之間玩平衡之術,結果玩出了事。
然而在科舉用人上,卻一直做得不錯,不管名次多少,先行勘磨,根據勘磨的結果,授任官職。事實讀書讀得好,文章寫得好,未必能做好官員,十餘年來,錄用了一百八十幾名進士,只有一小半仕途坦蕩,其他人因為政務能力差,漸漸淡淡人們的視野。
趙匡義不但這次擇取的名額可怕,要命的直接繞過勘磨這一節,直接給予重職,這還嫌不夠,又給他們便宜行事的權利,那麼置原來那些埋頭苦幹的官員於何地。
行裝錢倒也罷了,雖然二百緡錢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只有大半人得到實職,幾萬緡錢花費國庫還是能承受的。
可那樣一來,朝廷選官制度就完全破壞掉。
不過宋九並沒有強烈反對。
薛居正與沈義倫著急,盧多遜一直微笑不語。
自此以後,宋朝慢慢進入文人天堂,宋九是有準備的,但這次不一樣。
為何如此,趙匡義大有深義。
趙匡義幕府裡有許多能人異士,柴禹錫、張遜、楊守一、趙鎔、周瑩、王繼英、王顯、 彌德超、 傅潛、王超、戴興、王漢忠、王能、張凝、李重貴、劉用、耿全斌、周仁美、王榮、楊瓊、李琪、趙延溥、張禹珪、裴濟、高瓊、葛霸、桑贊、盧斌、張煦、王延德、程德玄、王延德(與前者同名)、魏震、石普、元達、郭密、傅思讓及李斌等等人。
還有趙匡義派系的官員,例如馮瓚,陳從信。程羽,賈琰。石熙載等等,也勉強包括宋九。
同時還有一直與趙匡義默契站在一線的官員。雷德驤,盧多遜等人。
宮中太監也有王繼恩等人。
然而相比於整個宋朝龐大的官員將士,這點數量並不多。
其他的官員將士有不少是趙匡胤手中提撥上來的。
並且他這些親信中大多數起點很低,不能直接提撥到高位上。
現在扶持,最少還有幾年才能上位。因此這幾年趙匡義大肆用這些新進士提撥重用,正是洗去趙匡胤在朝野中的烙印。
因此盧多遜笑而不語。
宋九進諫,與薛居正沈義倫無關,他害怕的是此例能變成所謂的祖宗家法。因此說此舉不可成常態。
趙匡義微微一笑,道:“宋卿此言極是。”
但沒有收回聖旨。
宴散後。沈義倫抱怨道:“易安,為何不阻止陛下?”
宋九能阻止嗎,況且就是強行進諫,趙匡義也不會聽,反而在趙匡義心中留下一個不識大體的印象,再說同時還得罪了天下這些舉子。傻了不成。
但這條理由不能說,宋九道:“沈公,陛下安,天下安。”
夠了。沈義倫終於會意,喃喃道:“原來如此。”
“這兩三屆科舉吧,以後若陛下繼續如此,我會強行進諫的。而且聯合御史們進諫。這一屆不能進諫。”
然而沈義倫面露憂色,若如宋九暗示的,他是霸府功臣。是趙匡胤的心腹,早晚要悲催的。
宋九看著他的臉色。說道:“陛下之量,勿要小視。”
沈義倫然憂心仲仲。盧多遜卻面露喜色。
宋九看了他一眼,盧多遜多智術,但與趙普相比,還差了許多,盧多遜的命運與宋九無關,宋九擔心的是盧多遜下場同樣是他的是下場。
各自懷著心思回家。
接著傳出一條訊息,趙匡義派雷德驤親自調查王繼勳,前後查出來王繼勳吃掉的婢女就達到一百多人,不但他吃,還勾結洛陽一個大和尚惠廣陪著他吃。
訊息傳出,舉國譁然。
但宋九對這件事沒有太關心,他正在中書與幾個宰相商議著一封奏摺。
樊知古上書的奏摺,朝廷雖在江州設鑄錢監,然江州凋零,多有不便,因此請求在昇州再設一監,以便將所有產銅化為銅錢,增加銅錢數量。
再建議所有出產銅礦的礦坑禁止百姓開採,同時取消錢不得過江的禁令。
這三條意見中書四相都同意。
而且它對江南百姓也有利,江南雖產銅,可許多金銀銅一起流入江北,後來宋朝得到江南,又將餘下的銅錢運到京城,整個江南缺少交易的貨幣。
但後面還有一條,將各地儲存的銅錢統一用於金帛、輕貨、糧食的市場交易,將交易所得的金帛輕貨上繳中央財政,鐵錢改成農具,這樣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