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是好?
無奈之下,太史慈只得求助於“地理通”田疇。
田疇諫言道:“尚有微徑可從”。
這條“微徑”就是從今天的河北喜峰口到冷口一線,古時也稱“盧龍塞”的‘交’通要道。
太史慈大喜過望,他使人在濱海道上豎碑刻字,佯稱因道路不通大軍已退。
訊息傳到蹋頓耳中,這位烏桓首領信以為真,逐漸放鬆了警惕。
其實,這只是太史慈施出的一計。
實際上,趙雲早已經統領騎軍從“盧龍塞”火速出關,一路急行軍直到白狼山附近。
白狼山距離烏桓柳城尚不足二百里,剛剛得知訊息倉促趕來的烏桓軍,正與青州軍在此處狹路相逢。
青州軍以太史慈、趙雲為代表,可謂猛將如雲,而他們麾下,四千青州‘精’騎與六千各族騎軍組成的‘精’銳廝殺經驗豐富。
烏桓人數量極多,單兵作戰能力強,但他們缺乏戰略與戰術配合。
長途跋涉,青州騎軍與烏桓騎兵體力消耗極大。
不過,太史慈明白,必須早做決斷,否則的話,一旦烏桓來援,青州必敗。
破釜沉舟之下,太史慈與趙雲身先士卒,猛攻敵陣。
萬人敵,衝鋒陷陣,不可阻擋。
哪怕烏桓騎將豁出了‘性’命,卻不能阻住趙雲、太史慈分毫!
衝,沖沖!
烏桓騎軍的陣形不復存在,俱被衝散。
青州軍見狀,急忙發起猛攻。
數萬名兵馬廝殺作一團,關鍵時刻,青州步卒及時趕到。
戰場局勢由此一變,腥風血雨之中,青州軍越戰越勇,而烏桓人逐漸敗下陣來。
單于蹋頓當場被俘,為除後患,太史慈將其斬首。
蹋頓敗亡,烏桓人再無戰心。
太史慈趁‘亂’斬殺數名烏桓大將,餘者四散潰逃。
經此一役,烏桓‘精’銳不復存在。
太史慈並未見好就收,而是長驅直入,直搗黃龍,佔據烏桓重鎮柳城。
與此同時,征討各部的方略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
幽州,涿郡以北四百里外,此處正是一處烏桓人的聚落。
這是一個寧靜的早晨,生機勃勃的陽光從地平線上騰空而起。
牛羊在木柵欄中哞哞地叫著,早起的孩子哼著歌兒,擠著馬‘奶’。
部落中強壯的漢子吃了幾塊‘肉’餅之後便驅趕著牛羊離開了家。
忽而,一陣急促地犬吠聲響起。
留守在部落中的‘婦’孺們遲疑地翹首相望,難道早起的牛羊又遇到了豺狼,要不然忠心的獵犬怎麼會發出如此兇狠的叫聲?
“快,烏桓部的鄉親們,趕緊離開這裡,漢人來了!”
一名部落中的好漢縱馬狂奔,他大呼小叫著,試圖讓同族的部眾離開,然而,上一次漢人來襲還是幾十年前的事情,多數部眾根本不相信這個漢子,他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玩笑。
公孫瓚已經死了,袁氏對待烏桓很是友善,拉攏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