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13部分

福日子。說句心裡話,戰亂後租界區百姓的日子可比原來作為舒明天皇子民的時候好多了。

想到此處,婦人眼睛有些溼潤,愈發虔誠地說道:“可惜寺廟還沒建好,我定要日日去燒香保佑唐皇平安。”

“佛祖自在人心,有心意就好,不要過於拘泥。若我們聖上知道百姓因為他勞累、耽誤自己的生活,定會怪我沒治理好地方。”

“唐皇真是……若我是大唐子民就好了!”

送走一個前日幫她孩子治病的婦人,迎面又走來一群礦工,“見過諸葛郎君,都虧有大唐庇護我們才能吃飽飯,近來工友們商量欲做點什麼感激唐皇,只是我們見識有限……”

往書院走的路上,諸葛恪開始跟工人們探討怎麼對李世民表達謝意。到書院門口,耐心送走千恩萬謝的礦工們,諸葛恪才帶著一群跟班走進書院。

方才那些場景護衛們已經看麻木,他們雖然在大唐不是上層人士,但被派遣出來的時候多少都被主家透露過一些訊息。唐人在倭國所做的每件事都不懷好意,然而屢次派出的人無論有意還是無意都能做到讓倭國人感激,不知該自豪還是該冒冷汗。

透過在倭國的這幾個月,護衛們對聖上和大佬們從側面有了新認識,暗道多虧咱們這些小嘍囉不用跟他們為敵。尤其王縣公,弟子各個妖孽,嚇死人了簡直。

王家僕從也只是比旁人稍淡定,想想平日諸葛恪在南山的樣子再對比他到達倭國後偽裝的樣子,汗毛都豎起來了。若不知道底細,光看諸葛恪真是再好不過的一方官吏。之前還擔憂若諸葛郎君名聲太盛是否會遭到猜忌,哪知人家賊精,嘴邊時時說著我們聖上如何如何。

諸葛恪腦門後面沒長眼睛,他做很多事情不避諱護衛們就是展示能力和用行動震懾。除了王家僕從,護衛都是大佬們送的,之後能不能讓人歸心可就要看自己本事了。倭國天高皇帝遠,主要目的還是跟也帶著跟班的李恪爭權,諸葛恪不得不頻頻使出手段。

好在祖傳的智商不差,後天培養的技能也不厲害,透過博弈已經□□。關於小可憐李恪稍後再說,諸葛恪背後沒長眼睛,不知道護衛們又在心裡嘀咕他。稍得意對倭國人洗腦的成果,便全心投入做下件事情。

書院課程每上五日休一日,今日是開課來的第一個休息日,教師們邊圍坐在一起聊天邊等待諸葛恪到來。他剛進屋就被教書先生們給圍住了,作為小書院院長的孔德雲說道:“諸葛郎君可來了!我們方來倭國,不知道有沒有什麼課程內容需要改進,如今大家都等著跟您聊聊才能安心。”

孔德雲是孔穎達的子侄輩,派他出來除了拿資歷也是監視教書先生們是否有歪心,他們是否教了不該教授的內容。雖然這些人被派來前都透過奇葩考試篩選,但也保不齊有包藏禍心的聰明人混進來。

百家派與儒家交好,王珏私下裡告知孔穎達,諸葛恪已經掌握住租界區。這不孔德雲到倭國後第一時間亮出身份拿著孔穎達和王珏的書信拜山頭,對於不想在倭國久留又惦記著不走空想帶回功績的諸葛恪來說,自然是這些人做得越好對他越有利。

於公於私都該好好幫忙,想通這點諸葛恪對教書先生們很是關照,他們到達的次日就將住處和書院安排妥當。原本有人覺得條件簡陋,瞅瞅諸葛恪自己也是這個待遇,大家就知道此地如此並非人家故意怠慢。

離開長安前王珏就跟諸葛恪聊過之後可能進行的舉措,讓他心裡有個普,關於傳播‘儒家’文化的重要一步諸葛恪自然瞭解。這不開課的頭幾天他也經常去聽,不過每次都在窗子外面蹲著偷偷聽,若明晃晃走進教室那不去也罷。

不說水平如何,經過初略觀察這些人都符合篩選要求。比如說第一日的課,上學之初肯定是學寫字嘛,認字的教材由王珏親自編寫。諸葛恪聽著都是佛家小故事,類似三字經的模式講出來,他這麼聰明的人一下子就猜到自家老師什麼意思。當時諸葛恪還想著,也不知道阿綠他們是否回來了,看來老師是等著急了,這不最近開始有意無意說佛了。

關於佛經,被派來的教書先生們原本也不是很瞭解,好在作為講師教材上都有王珏的批註。就這麼的,念著佛經版三字經教認字,拼音法是不對倭國傳播的,孔穎達給的說法是隻教授經典的儒家知識。

初步觀察還算滿意,當然往後也不能放鬆警惕,得時刻到書院抽查聽課。

再次回憶一番聽課過程,諸葛恪坐下後滿面讚揚,“你們做的實在太好了,我本想幫忙完善一二,竟挑不出一點兒不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