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也都紛紛出言告辭,心裡都想著當我們稀罕在你這破地方待呢!小崔著急,他先策馬跑了。大家看著他的背影皺眉琢磨,這小子似乎有什麼秘密,關乎大事件的秘密。作為堂前燕,大家都有個會嗅危險氣息的鼻子。得,最近還是崩得罪崔小子吧。
就說大佬們有的結伴不知要研究啥,有的獨自歸家,王珏則帶上弟子們邀請孟襄到南山喝茶。李家中二兄弟預感他爹今日必然脾氣不順,沒準會因為李家跟祖父吵起來,倆孩子不說回家安慰爹,都想著能多跟王珏混一會好免得在爹眼前晃被遷怒。
不說這些悠哉的人,還繼續看快馬加鞭的小崔。特殊情況,崔智賢也頭次享受了一下騎馬進宮的待遇。崔馬主將馬停在李世民的書房外,輕步往裡走去。
入門先拜禮,拜禮的時候瞄一下臉色,見聖上面色還好,崔智賢鬆出一口氣來。
“聖上,今日的案子已經審完,雖未找到兇手,但是已經有眉目了。”
聞言,李總心情大好,他微笑道:“嗯,做得不錯,你講講吧。”
越是這樣,崔智賢越想哭。聖上現在抱多大希望,待會兒就會多憤怒,求別對微臣笑!
小崔講起故事來也是很有條理,其中情節跌宕起伏掌握的跟話本一樣。沒辦法,這是文官們必須修煉的特殊技,慷慨激昂更容易影響人情緒嘛。
李總聽得投入,當崔智賢講到作畫可亂真,用布條弄斷木條的時候,都得到他的驚訝聲。講完倭國人可能是兇手,他又幫王珏傳達了一下想法,“王縣公的意思是,先給倭國人攢著這件事情,到需要時好用來發難。如此,客棧正被封著,微臣打算在晚上讓人去探查一下木條情況,若是沒斷也打算弄斷它,聖上覺得這麼做可行否?”
“王縣公說得好,與其找不到兇手不如利用住機會。就按你說的做,明天早朝後你再來見朕說明木條情況。你這次做得不錯,去吧!”
見崔智賢將頭更低了低沒聽話離開,李世民心臟一抖,文官們這個做派多半是要說什麼壞訊息。深呼吸做好心理準備,李世民問道:“你還有什麼要說就儘管說,只要不是你的過錯,朕都不會怪罪,朕從來不是會遷怒的帝王!”
小崔心聲:你是!
聖上說得多敞亮,希望自己待會兒真的別被遷怒才好。崔智賢將流言的事情道出,其中關於如何找到傳流言者,直接引用周齊在堂上的敘述。這是為官的經驗之談,若有問題也不是咱的問題了。
李世民強忍著怒氣聽完,最後還是拍案怒罵道:“混賬東西!!!”
崔智賢趕緊勸慰,“李家有些人心眼不大,估計是趁機報復科舉的事情,聖上切勿因這樣的人氣壞自己。”
本是好好的中肯勸慰,誰知李世民聽後竟指著崔智賢責問道:“你說誰心眼不大?!”
得,到底還是說錯話了。
見崔智賢想解釋,李世民擺擺手道:“朕知道你的意思,無須解釋。現在朕要跟你說件事情,除朕之外只有你一個人知道。大家定然以為李氏族人只是用些小手段報復王珏,但是朕告訴你,他們可能要造反。你是長安令,給我好好盯著李家人,一個也別放過!”
崔智賢聞言差點兒沒站穩,這麼大的事情交給自己,是信任也是壓力。士為知己者死,崔智賢握了握拳下軍令狀,“若他們在微臣眼皮下再做出什麼,長安令這個職務微臣請辭。”
崔智賢→幹夠了!
李世民→別介呀!
得到新命令,崔智賢拜禮後趕緊去佈置。小崔正經不少事兒做,首先得叫來衙門中知道紙條事情的人再囑咐一次別亂說話,然後再安排知道情況的衙役在半夜去檢視木條情況,吩咐若木條無事也要弄壞,最後還得審問關在牢裡那些人,為了不放過任何可能。
最最後,這個得親自上。崔智賢之前跟李家人關係不錯,因崔銘姻緣之事有疏遠但李家也瞭解並非他出爾反爾。現在這個時候審出李家傳流言,他可以藉機上門安慰,待修復關係後好打入敵人內部。太不容易了,他這個長安令簡直要成萬能令了。
崔智賢不該嫌事情多,他應該暗歎自己跑得快,李家中二兄弟也該感謝自己的先見之明。小崔離開後,李世民怎麼想怎麼覺得心裡不是滋味,氣憤難耐!最後,他決定把事情跟爹說說,讓他瞧瞧一直偏袒的族人都做出什麼好事。
聖上去見太上皇,十次中得有八次不歡而散,另外兩次還有可能是沒見著人。每次見李世民過來,太上皇殿外守著的內侍都心臟直突突。自有一次他們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