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夢境
半個月時間,蕭明悅家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一開始破破爛爛的圍牆被扒了重新壘成了一米六高的磚牆,工匠細心的還在磚牆上抹了一層薄薄的水泥,瞅著就乾淨。
三間房子大變樣,棕紅色的瓦片,白色的瓷磚,寬敞的大門,外加落地窗,蕭明悅還讓工人在房子前門做了一個全玻璃製成的門房,裡面放了幾盆她從源城花卉市場買的的花草,別說,遠遠看去,還有點暖房的意思,植物的綠色和房子的白色很相稱,雖然對比鮮明但並不衝突。
裡面就更不用說了,本著為了自己舒服的原則,西屋的臥室還是保留了原來的火炕,火炕這玩意可是北方的神物,如果你累了一天,腰痠腿疼的,回家往燒得熱乎乎的炕上一趟,一晚上準保讓你全身都軟乎乎的,第二天接著生龍活虎。
之前在連城的時候,蕭明悅家是睡床的,連城靠海,一年到頭,蕭明悅總會覺得吹過來的風都是海風,潮乎乎的,那時候她分外想念小時候睡過的火炕,這次回家了,怎麼也得滿足一下自己。
除了火炕,臥室裡蕭明悅只放了一個容量很大的衣櫃,剩下是就是一張奶白的茶几和搭配茶几的兩張布藝沙發椅,簡單到不能再簡單。
這段時間,劉家灣都在傳蕭明悅會把自己家裝修成啥樣,很多人都覺得蕭明悅這開公司的人,自家房子應該會很豪華,但其實蕭明悅更喜歡清新的家裝,所以家房間內部的裝修並沒有像劉家灣村民私下傳的那麼邪乎。
事實上,蕭明悅幾乎把蕭老太太留下的老物件都保留了下來,雖然傢俱中也新添了一些衣櫃、沙發和櫥櫃等種類,但總體上還是以前的物品多。
蕭老太太留下的東西很多都還是以前她結婚時孃家帶過來的嫁妝,別看年代久遠,但那時候的嫁妝都是實打實的好材料,尤其是那兩個梨木質地的棗紅色雕花的裝衣服的大箱子,雖然經過了多半個世紀時光的洗禮,但依舊顯示著古樸的美感。
蕭明悅經過打聽,找了劉家灣有名的木匠對木箱子進行維護,那木匠看到這兩個木箱子時很激動,“這都是老物件啊,現在已經看不到這麼好的梨木了。”
老木匠仔細的檢查了箱子,原以為多少都會有些破損,但實際上,這兩隻箱子儲存的非常完好,只是邊邊角角有些磨掉漆而已。這問題不大,老匠人花了半天時間對箱子進行了打磨,然後又重新按照原來的顏色掛了一遍漆。然後,就眼瞅著箱子從不起眼的灰姑娘,變成了嬌滴滴的大美人,老匠人很開心,“很久不做木匠活了,我這手藝還沒生,挺好。”
現在的傢俱市場,多數都是機械生產,像老韓頭,就是眼前這個老木匠,他們這樣的老手藝人早就不吃香了,原本年輕時,老韓頭還收了三個徒弟,但90年代末開始,機械的介入,他的木匠生意也越來越差,老人的手藝十里八村都是出名的,但與手藝同名的還有他的脾氣,這老爺子屬於精益求精的人,他這種脾氣不被那些要求速度的年輕人所接收,加上年紀大了,一次兩次碰壁過後,老人乾脆不再接木匠活計了。
這次蕭明悅請他出山,一開始老頭兒還有些不願意,一方面自己手藝荒廢了多時,他怕砸了以前的名聲,二來,老頭兒也不認為蕭明悅這個城裡年輕姑娘能有什麼舊東西讓他過過手。
老人心裡其實是很傲的,覺得蕭明悅找他修箱子有些大材小用,但現在看到眼前這一對兒漂亮的箱子,老人彷彿一下子又回到了從前做活兒做的最開心的時候。一開心,老人就愛嘮叨,蕭明悅長得嬌嬌小小,一副溫順的模樣,這讓韓老頭覺得很順眼,於是,像對著自己孫女一樣,嘟嘟囔囔的說起了他年輕時候的見聞。
蕭明悅一開始是出於對老人的尊重,所以應付式的聽著,結果聽著聽著竟然聽出了興趣,老人說的內容很雜,有早年出河堤的趣事,也有自己手藝的傳承,其中還不乏蕭明悅沒聽過的時代印記,倆人說說笑笑硬是折騰了一下午,從這以後,韓老頭經常來找蕭明悅,這倆人算是成了忘年交。
重新修好的那對兒箱子蕭明悅直接將它們搬到了客廳,箱子被安置在房間靠右一側,下面墊上了韓老頭親手製作的同色系的底座,別說,立馬看著格調就不一樣了。
一間大客廳裡,光有兩個箱子是不行的,所以,蕭明悅還買了一組沙發,搭配沙發還選了一張茶几,客廳右側牆壁蕭明悅只放了書櫃,為了裝點書櫃,蕭明悅特意去了一趟書店,將她喜歡的著作買了一個遍,現在書櫃上面裝滿了書,不再只是樣子貨。
蕭明悅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