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過頭,便走向反面,這豈是楊修的教訓嗎?
。 想看書來
龐德抬棺上陣
龐德與關羽決戰,讓部下抬著一具棺材上陣,存不敗必勝之念,抱非生即死之心,“吾聞良將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毀節以求生,今日,我死日也”。作為一個將領,能有這種求死的信念與敵決戰,當然是極勇的表現了。
及至短兵交接,水盛船覆,為羽所俘,立而不跪,寧死不降,那份壯烈,也是值得欽敬的。
龐德原是馬超部下,投過張魯,多次與曹操交手,後被俘獲,是投誠曹操麾下較晚的一員降將。在與關羽作戰時,故主馬超已為西蜀五虎上將之一,其兄龐柔為劉備做事,任職漢中,龐德卻如此忠誠於曹操,任憑關羽誘降,不為所動。甚至還說出“魏王帶甲百萬,威震天下,汝劉備庸才耳”的話。值得研究的,倒不是龐德這種矢志效忠的精神,而是應該看到曹操如何使其這等歸心不貳,效忠至死。看來,他的對待降將的態度,和他的用人政策,是相當的有效和成功的。
曹操一生,不憚使用降將降卒,甚至連視之為寇的黃巾,他也敢擇壯者為兵,弱者屯田,擴大他的隊伍。至於文臣謀士,大部來自對手陣營,例如輔佐他們父子兩世的賈詡;隨他南征北戰的武將,除曹姓和夏侯姓外,幾乎都非他的嫡系,很多將領曾經是他的敵人,張遼就是呂布舊將,戰敗投降的。在他征戰立業的數十年中,全賴這些人為他開疆闢土,創立功勳。
他的用人之道,值得讚歎,此前此後,能與之相比擬的領導者,還不多見。
第一,他具有大河不擇細流的氣度,廣開才路,來者不拒,不來者請上門去,甚至不惜下大本錢,招賢納士,胸襟寬闊,不咎既往。
第二,開啟人才之門,自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難免良莠不齊,他不因噎廢食,不但具有凡能為我所用者悉用之的勇氣,還有不怕承擔風險,予以重用的膽略。
第三,賞罰分明,恩威並施,不拘一格,駕馭有術,具有使其抵死相隨,忠誠效力的領導魅力。
就看曹操與龐德納下先鋒印時的兩句話,“卿不負孤,孤亦不負卿也!”就可知龐德為什麼出現抬棺的由來了。
所以,一位領袖的人格力量,所產生的凝聚力、向心力,也是他能夠成功的因素之一。
錯位的關羽(1)
在《三國演義》中,抬得最高的,一是諸葛亮,一是關雲長,但他們最後都失敗在非等量級的對手手裡,孔明還能得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同情,而關雲長雖然被後世人敬之為神,尊之為帝,但他死在陸遜、呂蒙手裡,輸得非常之慘,從此落下個“只提過五關斬六將,不提走麥城”的經常被引用的譏誚之語,可見後來人敬重之餘,對他的失敗,多少認為是他老人家咎由自取,屬於活該的了。
不過,此人感覺好,而且總好,特別封了漢壽亭侯以後,就漸漸地感覺錯位了,到獨挑大樑,駐守荊州時,已到了目中無人的程度。感覺錯位,是件別人看來可笑,而對他本人,則是可怕的事情。要是關老爺有些許的清醒,也不至於走麥城,身首異處了。
《三國志》載:“二十四年,先主為漢中王,拜羽為前將軍,假節鉞。是歲,羽率眾攻曹仁於樊。曹公遣于禁助仁。秋,大霖雨,漢水泛溢,禁所督七軍皆沒。禁降羽,羽又斬龐德。羽威震華夏。曹公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司馬宣王、蔣濟以為關羽得志,孫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曹公從之。”
按《三國演義》的寫法,關羽攻樊,是諸葛亮用來分化曹操聯吳攻蜀的計謀。但在單刀赴會後的關羽,鑑於荊州暫保無虞,而西線的節節進展,使他黯然失色,這對他來講,是不能寧耐的。所以,他是急於想立功斬將,奪城略地,與張、趙、馬、黃一賽高低的。
在這種驕躁情緒支配下,拒婚孫權,激怒東吳;謝爵辭封,目中無人;罰糜懲傅,遺患一方,任命潘濬,所用非人。以及對於呂蒙稱病的失察,對於陸遜謙卑的得意,小看東吳以及不提防,這一連串的失誤,埋下了日後敗師的種子。而這一切,是在毫無制衡和約束的情況下,關羽獨自任性而為的結果。
因為如果諸葛亮讓他離荊攻樊,而不派員代領牧守,以防吳之乘間偷襲,則非運籌帷幄的諸葛亮了。但若果然委任趙雲(那是最恰當的人選)或其他人,來荊州接替,那也不是充分了解關羽的諸葛亮了。對這位自我獨尊的將領來說,孔明不會派誰來的,也許那將是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