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中打時間。如果不是上將的最低退役年齡為驢歲。恐怕蘇勁輝早就退役了。
李存勳在這個時候把蘇勁輝拉進來,擺明了要他揮餘熱。
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安排蘇勁輝與袁晨皓的關係?
雖然按照李存勳的意思,蘇勁輝與袁晨皓同為裴承毅的副手,即在聯合司令部中設兩名參謀長副司令的位置留給了伊朗與敘利亞,在指揮作戰的時候。直接聽從裴承毅的凋令,但是作為對伊朗與敘利亞的承諾,共和國必須在前線設兩個司令部,裴承毅只需要在後方遙控指揮,由兩名參謀長負責前線指揮。也就是說,聯合司令部的任務只是協調兩個前線指揮部,不參與戰術指揮工作。
問題就在這裡。到底是誰擊敘利亞、以及誰去伊朗?
因為聯合司令部還沒有成立,而且伊朗與敘利亞當局都表示完全聽從指揮,所以這個人事安排暫時還是李存勳的事情。
4月萬日,也就是裴承毅選中了蘇勁輝的第二天打手 李存勳就找到了協。
事實上,裴承毅也在考慮這斤,問題。
按照最合理的安排,肯定應該讓袁晨皓去敘利亞,原因很簡單,戈蘭高地方向上的戰鬥肯定耍比扎格羅斯山區內的戰鬥重要的多。甚至可以說,戈蘭高地的最終歸屬,決定了中東戰爭的最終結局。雖然裴承毅並不懷疑蘇勁輝的能力,特別是指揮裝甲集團進攻攻堅作戰的能力,但是從自我意願上來講,裴承毅並不希望把這個最重要的任務交給一個十多年都沒有上過戰場的將軍,而且是一個與他關係不太密切的
軍。
問題是,不是什麼事情都能按照裴承毅的個人意願展。
李存勳主動找上門來。擺明了就是要讓裴承毅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說簡單點,如果中東戰爭的結局對共和國非常不利。那麼讓袁晨皓去敘利亞,等於葬送了裴承毅最重要的搭檔。
李存勳明白這一點。裴承毅也明白這一點。
兩人沒費多少口水,簡短商議之後,裴承毅就做出了妥協,按照李存勳的意思,給袁晨皓打了電話。
組建聯合司令部的事情不需要裴承毅操心,按照李存勳的安排,聯合司令部就設在瓜達爾港。直接呼叫戰區司令部的人馬。事實上,戰區司令部的主要職責就是在戰爭期間擔任該方向上的最高指揮部,因此為聯合司令部提供幫助。也是戰區司令部的本職工作。與戰區司令部相比,聯合司令部的最大特點就是多了伊朗與敘利亞的聯絡軍官,並且增設了兩名副司令。
關鍵是前線指揮部。事實上,指揮作戰的主要機構就是前線指揮
。
這件事情也沒有讓裴承毅操心。袁晨皓安排好了戰區司令部的工作之後,就將趕望德黑蘭。在伊朗當局的協助下選擇一處較為合適的地點設定前線指揮部。因為共和國在伊朗沒有軍事基地,所以必須從長遠考慮,在哪裡設定前線指揮部,應該由總參謀部、或者軍情局決定。裴承毅沒有問李存勳,按照他的猜測,李存勳肯定早就安排好了,而且地點應該在伊朗西部鄰近伊拉克的某處綜合型軍事基地內。因為蘇勁輝還沒有返回總參謀部,而且在局勢明朗之前,共和國不應該表現得過於積極,至少不應該讓外界認為共和國想打仗,所以敘利亞那邊的前線指揮部暫時由劉曉賓負責。萬幸的是,敘利亞方向上的重點是戈蘭高地,所以前線指揮部肯定得面向戈蘭高地,變化的餘地並不大。
兩處前線指揮部的關鍵問題都是人員。
雖然沒有詳細詢問。但是裴承毅相信,以李存勳的能耐,替兩個前線指揮部召集幾百名參謀不是什麼難事。不管林嘯雷多麼厲害,只要李存勳還是軍情局長。他就得給李存勳面子。
次具,裴承毅離開了北京。
按照李存勳的安排,諷汁劃由聯合司令部制計,不應該交給袁晨皓負責,所以曳水枚必須得提前趕望瓜達爾港,著手製訂戰爭計戈打手 。
飛機起飛前,李存勳派人送來了好幾份資料。
因為離開軍隊好幾年。加上第三次軍事改革產生的影響,所以裴承毅需要花點時間瞭解共和國的軍事力量。
事實上,重點就是第三次軍事改革。
印度戰爭之後。xiaoshuobus免費提供當王元慶提出第三次軍事改革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在消除了最後一個切身威脅之後,共和國將逐步削減軍事力量,減少軍費開支。將更多的財力用在經濟建設上。事實上,第三次軍事改革的目的確實如此。問題是,減少軍費開支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