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7年2月12日……”
這個時間,就是馬吉芬自殺的時間,同時也是丁汝昌自殺的兩週年。
“1891年6月……”大銀幕上一黑,等再亮起來的時候,那真叫一個海闊天空!
藍天,白雲,大海,前方那是一片的空闊,伴隨著幾聲海鷗的鳴叫,那真叫一個暢情適意,特別是你身在一艘非常巨大的艦船之上!
現在艦船的全貌還沒有展現出來,只是艦橋上,幾個身穿北洋水師海軍軍服的,梳著大辮子的軍官在那裡瞭望聊天。
“此次遠行日本,怕是少不了一番風波了。”
“都督何必擔心?那日方艦隊,不過土雞瓦狗而已!”
“不可輕言,那日本處心積慮某我大清久已,定然包藏禍心。”
很顯然,那剛才第一個說話的就是丁汝昌了,不然誰能被稱做都督呢?
另外,影迷們也看的出來,因為扮演丁汝昌的就是陳報國嘛,大咖嘛,不過,這裡也有幾個名人哦。
“世昌啊,你可知我等為何而來?”那丁汝昌直接發問,很好的找到了民族英雄鄧世昌。
琨哥那不含糊,向前一步,然後朗聲說道:“想來,李中堂是叫我等弘揚軍威,不好叫日本人看輕了。另外,自然就是刺探一下日本海軍的虛實,日本人於六年前就搞了個什麼十年擴軍計劃,不知道這些年到底進展如何。”
“說的好。”丁汝昌投來了讚賞的眼神兒。
話說,這個地方好像吳祥就比較流於俗套了吧?
沒錯,一般的有關於甲午方面的影視劇,那都是要必須突出鄧世昌的,而現在看來,好險吳祥也是準備這麼拍了?
這個吧,反正這裡面有一個小細節,那就是鄧世昌的話裡有這麼個,‘李中堂’。
那這三個字而,很重要?不就是李鴻章嗎?
是他沒錯,但這個地方可就有留下包袱了。
“我也來過日本,當時還是大清跟法國打仗的時候……”
別忘了那個馬吉芬啊,他這個時候還沒死的不是,而且他也在這個穿上。
小夥子不錯,吉倫哈爾嘛,那錯不了,不過,他倒是也穿著一身北洋水師的軍服,就是那種清代的排骨扣軍服,只不過是袖子上有金邊花樣。這一點跟其他的軍隊有區別。
這麼說來,馬吉芬這個傢伙……
很顯然,在吳祥的這部電影裡。馬吉芬就是一個線索人物。就說一開始,他自殺了,可這個人怎麼自殺的呢?這就引誘著影迷們看下去,而這個馬吉芬,正好是甲午海戰的見證人。
而實際上,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歷史人物來作為這部電影的線索人物,吳祥是經過了一番慎重考慮的。而且還這個人物,還有他非常獨特的地方。
至於經歷了整個海戰,其實這個並不重要。因為世紀上甲午戰爭,海戰不過是一個方面,另一個大頭其實在陸地上,真要說甲午戰爭怎麼輸的。還真的就是輸在陸地上了。
所以。一個海軍軍官,那是不可能看到全部的,但吳祥還是這麼用了,為什麼呢?
很簡單,就因為馬吉芬是個歪果仁!
尼瑪!難道吳祥這個傢伙也崇洋媚外了嗎?
當然不是了,吳祥之所以這麼做,其實正是抓住崇洋媚外這一點。
就現在的網路上,那隻要是官方說點兒什麼。就比如某些個黨媒啊,或者一些個官方的資料上有什麼東西。那就一幫人都會跳出來說,這個玩意不可信!
哎對,最典型的,那就是不看《新聞連播》,就這個事兒,簡直就好像一個運動了,必須不看新聞連播,那才能凸顯出自己的逼格來,一整就來上一句。
“你是活在新聞連播的裡面嗎?”
這其實是什麼呢?
一方面,這是對權威的質疑,這很正常,就好像大家都有叛逆心裡一樣,家長說的話,那一般都不愛聽,都一樣,就覺得他們喜歡嘮叨。
而另一方面,那就是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給誤導了。
肯定會有人說了,那怎麼就是誤導了呢?難道某黨就那麼的誠實?不信!
對,這點沒錯,每個黨,都不可能這麼的誠實,也不可能完全的純潔無瑕,那肯定有點兒齷蹉的東西在,不能說的事兒,這真的沒錯。
但是,有些個事情,他是沒辦法忽悠你的呀!
就說新聞連播,你說這裡的事兒,它怎麼能假呢?它沒辦法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