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的是,城池依舊,名將已逝,這員名將已經泉下作古了。 想起與他一起征戰的歲月,張珏激動萬分,哽咽道:“王將軍,王將軍,你要是還在人世,今日必是你大展宏圖的良機,可惜天不假年,讓英雄早逝,實是讓人痛惜。 ”
他這話極是有理,李雋現在是舉賢任能,良才得用,南宋實力蒸蒸日上,一日好甚一日,北伐之事已經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要是王堅這樣的名將,這樣的英雄還在話,不用說自然是象高達一樣給重用。
那麼,以他的才幹,自然會譜寫出更加輝煌的篇章!
在當年的釣魚城之戰中,王堅是主將,張珏是他的副手,兩人攜手抗戰,九死一生,而如今,一個泉下作古,一個仍在為大宋朝的復興征戰不休,建功立業,不要說是張珏這個性情中人就是換作任何人也是激動難已。
心神激盪之下,張珏再也控制不住。 一下從馬上跌下來,趴在地上嗚嗚地哭起來道:“王將軍!”
這次準備攻打釣魚城的宋軍中就有不少當年參與釣魚城之戰地士卒,或者是他們的親朋好友,早就對當年一戰熟之於胸,對王堅這位名將很是佩服,聽了張珏的呼喊,也是忍不住哭泣起來:“王將軍!嗚嗚!”
當年釣魚城一戰曾經傳遍天下。 成為傳奇故事,可以說家喻戶曉。 王堅之名早就為人耳熟能詳。 沒有參與當年一戰的宋軍士卒也是熟知他的大名,感佩他的英雄事蹟,今日來到他當年血戰的地方,感慨萬端,張珏他們一哭,也是激動難已,跟著哭泣起來。
柳河子和鄭靜和也是跟著抹眼淚。
一時間。 釣魚城外一片哭聲,悲哀之情感人肺腑,就是用光千言萬語也是無法說得清。
叛徒王立認為宋軍哭泣,有損士氣,是進攻地好機會,馬上向紐璘獻計道:“大帥,張珏士氣低落,正是進攻的良機。 此千載難逢之機,還請大帥不要錯過,馬上出城決戰,可以一戰而勝。 ”
聽了他地話,紐璘真想抽他兩個耳括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什麼話也沒有說,因為他想到了四個字“哀兵必勝”。 紐璘不愧是名將,他以敏銳的眼光發現宋軍雖是在哭泣,士氣不僅沒有降低,反而心中升起一股怨憤之氣,這怨憤之氣當然是因為王堅之故。 宋軍計程車氣本來就高昂,再有這股怨氣,那麼一旦開打,個個會捨生忘死,奮不顧身。 他要是真如王立所言出城去求戰的話。 無異自己撞刀口,不恨死不識時務的王立才怪。
紐璘的想法很快就得到驗證。 張珏猛地一下從地上蹦起來,抹抹眼淚,大聲問士卒道:“大宋朝的勇士們:你們為什麼哭泣?”
“王堅將軍!”士卒一起高喊著這個英雄地名字。
張珏右手一握拳,用力一揮,道:“你們知道王堅將軍的英雄事蹟嗎?”
“知道!”士卒以知道這位英雄的光輝事蹟而自豪,眼睛都在放光。
“就是在這裡,大宋朝打了一個大勝仗!蒙哥韃子就死於此城之下!”張珏很是興奮地說起當年的得意事,問道:“這都是誰的功勞?”
從歷史角度來看,要打敗一支軍隊容易,要打死一個優秀的統帥就困難多了,那需要好運氣。 要打死一個國家的君主那就更難了,可以說比登天還要難上一萬倍。 而蒙哥恰恰就死在這裡,對於少有勝仗的南宋來說,這個訊息實在是太好了,就是用光所有地言詞來形容也不過。
這一戰不僅宋理宗高興,就是南宋老百姓也是高興不已,覺得揚眉吐氣,很是振奮人心。
士卒的血液開始沸騰了,大吼道:“王堅將軍!”
“對!”張珏深表贊同,道:“我當年與王堅將軍一道在這裡抗戰,我親眼見證了蒙哥韃子在這裡死去的一幕。 今天,王堅將軍鐫刻大宋英雄事蹟的地方將會再次輝煌!我們的熱血,我們的豪情都將在這裡得到補償!用韃子地鮮血來回報大宋朝勇士們的熱血!用韃子的頭顱來報償我們的萬丈豪情!”
士卒本就給王堅的英雄事蹟所激勵,再給他這麼一鼓勁,那還得了,人人眼裡射出仇恨之光,好象看見食物的野獸之光一樣貪婪,隨時會把人吞噬。
沖天的怨氣,漫天的殺氣一下子籠罩在釣魚城這座名城上空!
怨氣、殺氣匯成一聲驚天動地的怒吼:“殺光韃子!”
聽了這震耳欲聾的怒吼聲,紐璘心裡想到一句話“沉睡地獅子醒了!”在這一刻,他還想到一句話,那就是“此一時,彼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