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朕真的不知道,但朕現在要做的,就是拿回原來屬於大明的東西,以及將來必須屬於大明的東西,包括東籲王朝。”
“陛下,徵緬戰爭,真的是規模不大的戰爭嗎?”
“候質放心,第一,規模不會大;第二,時間不會長;第三,花的銀子不會多。”
李春燁默默頭,以他對朱由檢的瞭解,這個‘三不’的承諾,應該不是吹噓,“陛下,我們現在需要做什麼?”
“理由,征伐東籲王朝的理由,這個理由要讓大臣們能夠接受。”
“老臣倒有幾條理由,陛下看看,到時候能否說服大臣們。”
朱由檢將自己的目光,全部投到李春燁的臉上,發現李春燁難得地發出會心的微笑,這隻老狐狸!他應該早就為徵緬想好了理由,“候質說說看。”
“第一、緬甸曾經是蒙元的領土,蒙元曾經在緬甸立省,大明繼承蒙元,理應收回故土。”
朱由檢頭,這應該是一條不錯的理由,就像沐啟元收回拉達克一樣。
“第二、太祖曾經在緬甸設立六個宣慰司,如今只剩一個車裡宣慰司,太祖親定的屬地,後世子孫必須收回,否則就是不肖,不肖之君,不肖之臣,況且,東籲王朝屢次進犯大明,不能不稍事懲罰。”
這個理由很老套,好像是朱由檢用過的,但朱由檢不管這個理由多麼老土,只要適用就行,誰管他是黑貓白貓?
“第三、東籲王朝的國土上,緬人來自大明青藏高原,孟人也是來自大明,加上漢人,總人口已經佔東籲的八成之多,就是撣族,也與大明國內的傣族同源,這些忘了祖宗的遊子,是該回家的時候了。”
這個理由倒是新穎!朱由檢暗笑,他們到底是不是來自大明,恐怕他們自己是不會承認的,不同的史書上也會有不同的解釋,不過朱由檢不管這麼多,只要大明的史書上是這麼說的就行,其實,朱由檢要的只是出兵緬甸的理由。
“第四、大城王朝的創始人烏通王,本是漢人後裔,與漢人的關係密切,大城王朝又是大明的藩屬國,現在大城王朝被東籲王朝入侵,大明沒有理由不施以援手。”
朱由檢都樂了,這是強盜邏輯!大城是大明的藩屬國不假,但大城已經多年沒來大明朝貢了,而且,當年東籲進犯大明的時候,大城王朝的軍隊在哪裡?奧,不對,大城也在抗擊東籲,不過是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客觀上也幫助了大明。
“有了候質的這些理由,加上戰爭的規模本身不會太大,大臣們應該不會在反對了吧?”
李春燁心說,大臣們反對,有用嗎?弄不好會出現施鳳來第二,“陛下,既然戰爭的規模不大、時間不長、所耗銀兩不多,大臣們反對的聲音不會太強烈。”
“那就好。”朱由檢最擔心的就是大臣們以死勸諫,他可不想做一個屠殺大臣的劊子手,“候質,朕有一事不明。”
“陛下請說,老臣當知無不言。”李春燁心說,朱由檢還有什麼不明白,真是奇事了。
朱由檢是真的不明白,“候質,大明與東籲戰爭多年,難道就沒有一次用優勢兵力去討伐東籲?以萬曆帝的性子,不大打一次,怕是不甘心吧?”
“陛下,大明曾在萬曆十二年(公元1584年)大獲全勝,其餘的戰爭,大明都是勝少負多,主要還是依靠當地的土司。”
朱由檢首先就想到了府兵制,“為什麼?是大明的軍隊戰鬥力不夠嗎?”
“那倒不是,主要是因為地形,大明與緬甸之間,隔著橫斷山脈,交通極為不便,大明即使出動優勢兵力,戰鬥力也是發揮不出來,就是能取得勝利,大軍也難以久住,明軍一旦撤走,東籲軍還會回來。”
“……”
“陛下,東籲的地形,非常適合與大明進行戰鬥,他們與大明作戰的前線,是大量的高原山地,別說大道,連羊腸小道都是奢侈,根本不適合明軍大規模作戰,但他們國土的南方,卻是平原,出產糧食,所以他們有戰鬥的本錢。”
“奧。”朱由檢明白了,前線依靠山地與明軍纏鬥,後方生產士兵需要的糧食,難怪大明像是陷入游擊戰的泥潭,朱由檢忽然想到越南與朝鮮,尤其是朝鮮,以彈丸之地卻能在中央王朝的眼皮底下生存數千年,從來沒有被中央王朝真正征服過,可能就是與這種地形有關。
“陛下,這都是臣的猜測,做不得準。”
“候質,你說的很好,也很有道理。”朱由檢從沉思中回過神來,“那現在徵緬,不是還會遇到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