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曹元太忙碌了,一般沒有緊要的事,墨九不會專程派人去找他過來。她這個鉅子,可以說是墨家史上最為體恤弟子的鉅子了,上上下下對她都很敬重,反之,她對上上下下的人,也都有平等的尊重。
“是啊!今兒什麼日子了?”
聽她問起,玫兒抿著唇仔細算了算,稍稍吃驚。
“呀!今兒四月十八了呢,日子過得好快。”
“對啊,四月十八了。已經整整八天,沒有收到六郎的來信了。”
墨九與蕭乾之間,一直互通有無。他們雖然分隔兩地,但三天一次的通訊,從來沒有間斷過,哪怕有不可抗拒的特殊原因,最久的一次間隙,也只有五日。可這次,整整八天過去了,那邊都沒有任何訊息傳來,甚至連上次傳信給蕭乾的擊西,都沒有回來,這就很奇怪了。
而且,墨九上一次給蕭乾去的信裡,特地對他說了自己的預產期,並問他一些戰事上的安排。並且委婉地告訴他,若那時他正好有閒,希望可以回一趟興隆山。她真的好希望,他能與她一起,迎接他們的寶寶出生——
------題外話------
—。—上菜上菜,明兒繼續啊!時間過得可真快啊~
嗯,真的越來越接受結局了呢~啊啊啊!
坑深317米,亂世風雲起!
大敵當前,他們應當互相團結才對,所以南榮應當籠絡蕭乾,出讓漢水甬道甚至金州都不
畢竟蕭乾是南榮人啊,他們相鬥就是內戰。
在他們看來,有蕭乾在汴京坐鎮,可以擋住北勐進攻的步伐,對南榮來講是好事一樁,這個威脅遠不出蒙合來得大。既然如今蕭乾不來犯南榮,南榮也犯不著為了一條破甬道,在兵禍大亂之中與蕭乾正面為敵。
對於漢水甬道的爭奪,之前南榮的官吏們一直頗有微詞。
然而,南榮不比北勐,文官比武官對朝政和軍政的掣肘更多。即便宋熹身為皇帝,也有很多事情,並己想為就可為的。文官執政,文人思想,很容易出一些沽名釣譽之徒,所以在內政的博弈上,其實比武將當政更為複雜。
大臣們倉皇失措地彙集金州,一雙雙眼睛都盯著他,為國為民憂慮著。
宋熹得聞這些訊息時,正在金州為了和蕭乾搶甬道的事件頭痛。
這樣的訊息對於南榮來說,可謂晴天霹靂。
蒙合西進,蘇赫南來,北邊還有蕭乾。
他讓蘇赫、合合臺整肅兵隊,各領一支兵馬,從大理出發,與他三路進攻、合圍,全面逼向南榮。而且,不知是出於和蕭乾已經有了“結拜”的意向,為了避免與蕭乾所在的汴京屬地產生正面衝撞,蒙合從出兵伊始,就選擇了西向——蘇赫之前已經攻克的隴州和乾州方向,直逼西蜀,以便入川與蘇赫、合合臺會合,不給南榮半點翻身的餘地。
在哈拉和林發兵之前,蒙合大汗特地對遠在大理的蘇赫傳達了一道旨令。
天時、地利、人和,豈非老天都在助他,讓他成為這一場逐鹿之戰裡的王者?
這兩隻蚌埠相爭,在蒙合看來,簡直大快人心。
宋熹和蕭乾打起來了!
蒙合在哈拉和林對大理國王進行了一番敕封與安撫之後,終於傳旨通令天下,發動了準備許久的親征南榮之旅。而令人沒有想到的是,趁著蒙合南征之際,沉默許久的宋熹也對漢水甬道,發動了第一次的大規模搶奪戰。
景昌二年三月底,一個突破僵局的事件再次由蒙合拉開。
世人都看不懂這到底為了哪般?
在蕭乾退至淮水之北後,宋熹雖然沒有對蕭乾用兵,卻一直在覬覦這一條可通南北的甬道。時不時會派人去探查一番,終於引發了蕭乾舊部的不滿,衝突爭端多了起來。可小範圍的摩擦並沒有上升到大面積的廝殺,雙方都奇怪的剋制著,就像兩個關係曖昧的鄰居,時不時小打小鬧一番,偶爾卻會給對方一個笑臉。
當初這條甬道一直掌控在蕭乾的手上。
有人說,這是蕭乾在組建水軍,拉南榮出來陪練。也有人說,其實讓兩軍突然產生了摩擦攻擊的原因,並非蕭乾想要一口吞了南榮,也不是南榮出來惹事兒,而是為了爭奪一條位於漢水地下的神秘甬道。
這一年的三月,草長鶯飛,是一個熱鬧的季節,發生的事兒,一茬一茬的,瞅得人應接不暇。就在蘇赫打大理的戰爭如火如荼的時候,一直在淮水以北休整的蕭乾大軍突然對淮水以南的南榮大軍發動了幾次試探性的小範圍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