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出了左軍民工作中存在的失誤。
的確,華東的政府工作太不透明,左軍民來後在決策方面沒有創新,更別說是公示了。張青雲敏銳的看到了這一點,講到了社會各界和政府缺乏溝通,而且張青雲還以此為突破口,講到了要依靠群眾,要發動群眾,要有大家一起共度難關的意識。
在座的左軍民和年駿國都是經驗十分豐富的幹部,張青雲點到了這裡,他們自然能看出張青雲意見中的閃光點。就在這一瞬間,兩人幾乎同時對政府的工作進行了反思。
本來,在此之前,無論是左軍民和年駿國,他們均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已經做到了相當高的水準。可是現在經張青雲這樣一點撥,兩人再細細一反思,卻讓先前的想法有些動搖了。
的確,張青雲這一說讓兩人有撥雲見日的感覺。華東的工作要說有問題,還真就是政府在制定政策執行政策的過程中和社會各界的互動少了一些。
最早的時候,互動少是因為考慮到經濟形勢瞬息萬變,在關鍵的時候做事情不能拖拉,需要果決果斷的動手。可是隨著時間的積累,如果不考慮政策的透明度,不考慮和社會各界的互動,勢必會出現問題。
事實證明。現在華東社會各界不滿很大程度上是盲目的。他們覺得政府不作為不給力,左軍民他們卻又還覺得冤枉,這不是溝通不暢又是什麼?
一念及此。左軍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先前他剛進門的種種浮躁心緒都被他漸漸的驅散了,的確,盛名之下無虛士,張青雲眼睛毒得很呢……”
第十一卷 部委風雲 第一百零九章 躁動的心!!
透過段鵬飛的電話。張青雲大致瞭解了目前江南的情況。他基本可以篤定,他託黃書記向中央遞交的那份報告應該發揮作用了,不然江南方面不會有如此“過激的反應。
但是歸根到底,張青雲對江南的反應還是失望的,不管湯運國和嚴駿國是什麼心思,面對江南的問題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段鵬飛,這個方向就是錯的。
段鵬飛的問題不是單純的江南工作存在的問題,而是突出的反映了江南的政治風氣很糟糕。如果他們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就應該把段鵬飛調任的這件事情一查到底,最後揪出事情背後的關係來,抓一批人、打一批人、震懾一批人,慢慢將江南的不良風氣扭轉過來。
但現在看來,他們似乎沒有這個決心,而是採取了將錯就錯的辦法。段鵬飛的工作調動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現在他們卻偏偏不承認這個問題,而是企圖讓段鵬飛在新崗位上有職有權,從而掩蓋段鵬飛這次工作調動背後的齷齪,這樣的態度,怎麼能說是正確的態度呢?
在張青雲看來,如果江南湯運國和嚴頌駿是如此態度,江南的局面絕對是難以扭轉的。當然,從私人的角度來看,江南方面已經夠意思了,可謂是給足了張青雲的面子。
而且江南的幾名巨頭也不傻,估計也知道有人在中央反應了江南的問題,他們判斷出這些種種和張青雲有關,這才有了段鵬飛在工業廳身份天翻地覆的變化吧!
可就是這種公私分不清楚,讓張青雲感到有些不安。試想如果段鵬飛沒有張青雲這樣一個靠山,沒有這樣一個人替他講話,他又將是怎樣的一番遭遇?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這也就很容易推斷出來,江南政壇現在的現狀。畢竟,連省最高領導層考慮問題都走進了看關係,看背景的怪圈中,還能指望下面市縣一級的領導如何秉承公平公正?所以,張青雲對段鵬飛反饋的情況是非常失望的。
當然,張青雲對段鵬飛還是給予了充分的鼓勵,讓他在工業廳好好工作,認真努力,不要辜負了大好的機會。段鵬飛顯然很感激張青雲的鼓勵,在兩人談話的過程中,他就很多苦惱的問題請教了張青雲。有些問題張青雲甚至難以答得上來。
的確,江南政壇現在是很畸形的,一個地方的政治沒有了公平、公正、公開的氛圍,就自然而然會誕生很多讓人迷茫的問題。江南現在局面就是這般。
在這樣的氛圍對幹部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因為,現行體制的問題會不斷的衝擊各級幹部固有的、傳統的價值觀,讓他們不自然的會動搖自己的信念和信仰,這種的情況就會像傳染病一樣,一傳十、十傳百,最後整個政治氛圍徹底紊亂,一方政壇烏煙瘴氣,要恢復元氣可能需要很多年甚至十數年。
江南的政治氛圍顯然就走在了不斷惡化的道路上,從縣、市、省,各級政府的官員和普通幹部的信念和價值觀都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衝擊。
那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