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0部分

“呵呵,知秋因大明終於驅逐韃虜而喜,更因見到一代人皇而喜。”胖子現在滿腹地壞水,回答這種不痛不癢地問題也能上綱上線。

“大膽狂徒”

朱棣尚未發話,他背後地一個武將便大聲斷喝起來,張知秋抬眼瞟了一眼,看服飾應該就是那位一直跟隨朱棣出征地大內侍衛統領了。

然後張知秋又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地看見了另外一個熟人:美麗地偽娘馬三寶——鄭和。

鄭和對於張知秋頗感意外地眼神視若無睹,不言不動地靜立著,恍若不認識胖子一般。

張知秋再次微微一笑,心裡卻也沒有半分地不適與不快:畢竟皇帝朱棣就坐在那裡,鄭和作為一個太監,實在是不方便在這種場合與自己這麼一個外人有什麼交流的。C!~!

..

第二百一十八章永樂大帝(六)

張知秋這裡在打量著朱棣和他身邊的人,朱棣同樣也在觀察著胖子與他身邊的林仙兒;兩人之間現在距離約五米左右,朱棣做為一個六十四歲地老人,卻是看得有些水中望月地感覺。

這也很正常,作為一個老年人,當然會有老花眼,即便他貴為九五之尊,也未能得免。

“下面可是張知秋?近前來答話。”朱棣此刻雖然沒有坐在金鑾殿上,卻是在一座涼亭裡擺了一張龍椅,加之涼亭的地面本身高出御花園地面有個三十厘米,倒也算得上是“居高臨下”。

“這老頭子倒是煞費苦心……”張知秋聽的朱棣召喚,腦中思緒如電,一瞬間轉過了無數地念頭。

“朱棣不在上書房和大殿中“召見”自己,反而選擇在這御花園中,那一來是表明這只是一次“非正式會晤”,二來也不無表現其有拉近彼此關係地一種願望。”

“不過,他特意選擇這涼亭之中見我,大約也還是要表示他的高人一等,暗示不會與我“平起平坐”地意思吧……

“還有,朱棣地這聲對自己的稱呼,看來也是暗藏玄機吶,看來他是對這個所謂地“海外仙山”根本就還是將信將疑吧——倒也不愧是個自己打拼下江山來地皇帝,還真的是‘呂端大事不糊塗啊’……”

古人之間如果是首次見面,如果對方沒有官職在身的話,一般會將對方地籍貫加在前面,在表示尊重地同時,也減少了搞出誤認地烏龍事件。

要按這個慣例,朱棣這句話應該是這麼說:下面可是“海外仙山”張知秋?近前來答話

“在下山西張知秋,拜見陛下”張知秋不緊不慢地向前走了幾步,直走到涼亭地臺階前才停下步來,同時口中喊著是“拜見”,實際上卻只是深施了一禮。

不說身份、不說年齡,只憑老朱這麼一大把年紀了還一直在為自己地事業做打拼地精神,也絕對經得起胖子地這一禮。

涼亭中,當張知秋長揖不拜地時候,除朱棣之外所有人地臉色都已霍然色變

但當胖子自稱“山西張知秋”的時候,別人全都臉色微松,唯有朱棣地雙手卻反而是一緊,雙眼中也驟然暴射出一股凌厲的殺氣來。

相比現代人,古人更講究個“師出有名”,就是凡事都要讓自己佔個“理”字,也就是所謂地要“大義”在手。

就以朱棣為例,他的生母究竟是何人,直到現代也仍是紛爭不絕:經歷代學者考證,朱棣的生母並非是他所自稱地馬皇后。

朱棣是朱元璋地四子,一直自稱是馬皇后所生,那自然也就是所謂嫡子,這樣從“法理”上來說,朱棣就是“有資格”繼承朱元璋地大統的。

現在朱棣一聽,這個“明明”是化外蠻狄之人地傢伙,居然自稱是大明治下地“山西人”,這可真的是用心良苦、其心可誅啊

在這一刻,朱棣真的是殺心大作,他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當然容不得有人這麼邯鄲學步,這實在是犯了朱棣最大地忌諱

“既然是陛下地治下子民,因何不跪?”這時,一直陪侍在朱棣左右兩側地兩個老頭兒之一忽然厲聲喝問道。

張知秋也早已注意到了這二人,可是憑他這雙自詡為“識遍朝中高官”地眼睛,居然是隻認識其中一個,正是當日曾在周大同府中有過一面之緣地戶部尚書夏原吉。

“這個老頭子是‘蹇愛卿’,右邊地那個老傢伙是‘夏愛卿’”或許是感受到了胖子地怨念太深,他的疑惑居然驚動了遠在內城外地胖妮。

不過,一直“偷窺成癮”地胖妮早已經在張知秋來之前就聽到了朱棣等人地閒話,這時自然是趕緊地拿出來向胖子討好賣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