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東方不敗嶽不群那樣為練葵花辟邪慷慨自宮的成名高手,他們的氣血,不可謂不旺盛,他們的頭髮和眉毛照舊濃密滋潤,可唇上頦下的髭鬚,卻是寸草不生,一副娘兒們相貌;而許多天奪其魄區域性或者完全禿頂的大哥,甚至無疑就是氣血昂揚的漢子。由此足見,用氣血兩字探討頭髮,實在太過偏頗了。
基於上述氣血毛髮的偏論,頭髮入藥,當然專攻的血病,這倒未必沒有道理;而拿去作為補陰的便捷方劑,更在不經意間,印證了頭髮和性功能的因緣,如此立論偏執卻結局端正的叵測神秘,越發令人對如今普遍遭到拋棄的祖國傳統醫學,生髮出由衷的敬意。
需要提醒的是,在清兵入關之前的長毛時代,作為父母大人遺體象徵的頭髮,除了初生嬰兒的胎髮以及病灶非病灶所致的脫落和賣發葬夫、家庭暴力之類特殊個案外,輕易沒機會剪除,所以本單方採擷的正規渠道,只好在梳頭的孑遺了。好在,郎中們奉勸了,發宜常梳,齒宜常扣,欲發不落,正在於千萬遍努力不懈的梳頭,也惟其因此,列入藥單上的本方,學名就叫的亂髮,聽起來很有點兒風中散發弄扁舟的詩意呢。
頭髮的修治炮製,一般是燒灰研末,舉凡齒縫鼻頭七竅以及咳出吐出肌膚出大小便出淋漓漏出胎產瀉出甚至月水不出之血,都可用本方應對,尤其是不慎擦落耳朵鼻子的危情時刻,取煅過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