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章 仁德之君

「可若是蔡瑁從後偷襲怎麼辦?而且萬一豫州出事,我們怕是不好顧及吧。」劉備不由得問道。

劉備可非不知兵之人,東征西討多年,水平不說多高,起碼有個二流水準。

「主公無需擔心。荊州無主,我軍南下平叛手握大義,蔡瑁不敢妄動,否則便是自尋死路。」陳群微笑道,看向劉備的目光中不禁多了些敬畏。

自始至終他都小覷了自己的這位主公。

原本他想做的是如袁紹一般挾民遷移,但是在劉備的影響之下,卻成了攜民遷移。

只一字之差,意義卻天差地別。

數十萬跟隨遷移的百姓,幾乎都是在毫無逼迫的情況下自發的跟隨著劉備走。

這一場面的出現,使得劉備的仁德之名迅速遍於四海。

因此而產生的連鎖反應,讓陳群發現了另一條路。

他原本打算的是拿下荊州。但是現在看來,劉備完全可以做到平定荊州。

也只是一詞之差,同樣是天差地別。

如今的他方才醒悟,仁德之君丶漢室後裔,這才是劉備在亂世中最大的資本。

胸懷錦繡的劉備自然看得出陳群的變化,心中也是頗為寬慰。

善於識人的他如何看不出此前陳群的態度。但是他不介意,因為他相信陳群有一天終會明白的。

出身卑微的他,雖然與世家出身的各路諸侯相比,眼界才略丶資源本錢有所不足,但卻也有著自己的優勢。

多年織蓆販履的經歷,對於民間疾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對於人性也非常瞭解,更是磨礪出了一顆百折不撓之心。

他很清楚,那些世家子弟看不上的黎民百姓丶販夫走卒,也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

尤其是在瞭解了田澤治下的情況和模式後,他更是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治世之道。

豫州各縣村他全都逐一涉足,所有的縣令丶村長他都全盤掌握。倚仗著自身的人格魅力,愣是由下而上,以縣村之力掌控了大局。

「民可載舟丶亦可覆舟。」劉備一直將田澤曾說過的這句話奉為圭臬。

與田澤打壓世家丶拆散宗族丶直插到底不同,劉備選擇的方式更加溫和。

團結宗族丶平衡世家,儘可能的匯聚各方之力,於潤物無聲之中增強自己的影響力。

看似無關緊要的事情做多了,亦會留下濃墨重彩的痕跡;看似虛偽浮誇的口號喊多了,亦會影響和感染他人。

正是因為一個村一個村的走過,才有了這數十萬流民跟隨的盛景。才有了仁德之名遍佈天下的美譽。

在這個充滿權謀與爭鬥的時代,劉備的仁德和真誠反而化作了燈塔,吸引著無數人緊緊圍繞。

獨屬於理想主義者的浪漫亦可在泥濘之中綻放出燦爛的花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