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6章 西進南陽

而卻遭其拒絕。

因為在文聘看來,劉備這完全是趁人之危,作為舊主故臣,他豈能在劉表屍骨未寒之時朝秦暮楚。

但是當探聽到劉備攜民西進之舉後,他深受觸動。

能得百姓如此信任愛戴,足見劉備是一位真正的明主。

而此時的南陽也因為劉表之死出現了不小的混亂,甚至有匪徒趁機作亂。雖然這對於文聘而言不是什麼問題,但是襄陽的局勢變化才是他最擔心的。

劉表死後,只留下三子一女。

其在荊州經營的時間還不算長,根基不夠穩固。長子劉琦也不過十餘歲,尚且年幼,不足以執掌大局。

不出意外,大權必然旁落。

劉表對於文聘有知遇之恩,文聘自然想要擁立劉琦,以報劉表大恩。

然而人微言輕,他出身不高,能夠擔任南陽太守完全是劉表破格提拔。荊州的世家豪強之所以同意,是想要將其推到前面擋槍,自然不會在意其想法。

荊州如今被蔡丶蒯丶黃丶龐四家掌控,政權兵權幾乎都被他們握在手上,可他們也不是一條心。

得知劉備南下後,蔡瑁和蒯越分別給他遞了一封書信,各有命令。

其背後寓意為何文聘很清楚。

原本他還在苦惱該怎麼辦,結果探聽軍情計程車卒傳來劉備攜民南下的訊息後,文聘豁然開朗,果斷前來投效。

他也曾聽聞劉備的仁義之名,但以前卻不以為意。

經歷的多了,他早已明白這些所謂的名聲,很多都是吹出來的。

但是當探子回報,向他描述那漫山遍野扶老攜幼丶拖家帶口的百姓,井然有序丶滿懷希望前行的場景,他不禁為之震驚。

在親眼看到後,強烈的視覺衝擊更是令他震撼無比。

「劉使君真乃仁義之君也!」

這一刻,文聘回想起了此前陳群派人遊說他時所說的話。

厚待劉表妻兒老小,待劉琦成年,若有賢能,將荊州交還其管理。

原本他對此嗤之以鼻,只覺得是句場面話。最後劉琦能不落得韓馥一樣的結局就不錯了。

但現在,他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