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7部分

即就懸了起來。

不過,吳凡再怎麼厲害,他畢竟還是曹操的手下。曹操要是放了自己,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離開。

這樣一想,諸葛亮的擔憂減輕了不少。

現在,只等曹操一句話了。

等了一會兒,一直不見曹操發話,近侍武官這時來到曹操身邊,詢問如何處置諸葛亮。曹操凝想了片刻,道:

“放了。”

諸葛亮在聽到這兩個字後,緊繃的心絃終於得以舒緩,暗中長出了一口氣。隨後轉頭來看吳凡,嘴角帶著一抹得意,想看看吳凡極度失望的表情。

沒想到吳凡這個時候早已經偏頭看向別處,對諸葛亮這一舉動只作沒看見。

這反倒讓諸葛亮有些失望了。不過,眼下他深知自己還是趕快逃命要緊,免得曹操改變了主意那可就壞了。

因此,也就不再糾結於吳凡對自己計謀得逞的無動於衷,爬上曹軍士兵牽過來的戰馬,諸葛亮扯起馬韁,策馬順著江邊望東面跑了下去。

……

卻說吳凡,耳邊聽諸葛亮策馬跑開了,這才對曹操道:

“大哥難道真的要放了此人?”

曹操聽吳凡話中有話,扭頭看向吳凡疑惑道:

“八弟的意思是……”

吳凡道:

“眼下江東雖然並無水軍優勢,所剩軍隊也根本不足與我軍抗衡。然,諸葛亮此人極擅計謀與陣法,他日對我曹軍禍害定然不淺;而計謀和陣法並不需要重兵配合,甚至只以百千兵士就可實施。計謀之厲弟不必多說,大哥想必十分清楚;單就陣法來講,弟這次僥倖逃脫乃是萬幸,換作是其它武將落入這個陣法之中,此時定難存活。”

這番話讓曹操頓時怔住,心中也有些懷疑放走諸葛亮的這個決定是否正確。

吳凡畢竟是武將,親臨戰陣的時候比曹操多得多。面對同樣一個問題,同樣一個人,二人分析的出發點卻是皆然不同。曹操更多的時候偏向於身為君主的統治大局觀,如何對人才擅加利用,贏得百姓民心等等。而吳凡則偏向於戰場上你死我活的爭鬥,如何讓己方士兵儘量減小傷亡,削弱敵人實力等等。

吳凡這時再道:

“大哥可能還不知道吧?弟這次雖然僥倖逃生,但爪黃飛電,卻是……死在了這個陣法裡。”

曹操一聽這個訊息,頓時瞪大了眼睛,驚道:

“爪黃飛電竟然……死了?”

曹操一共有兩匹愛馬,一為絕影,一為爪黃飛電。雖說曹操把爪黃飛電送給了吳凡,但對爪黃飛電的喜愛卻是絲毫不減,時常二人在一起並轡而行的時候,曹操都要笑吟吟地端詳爪黃飛電一陣,撫一撫馬頸,梳理一下鬃毛,喜愛之情不言而喻。

而吳凡對爪黃飛電也是同樣地十分喜愛,很多時候寧可自己受點傷,也要儘量避免讓爪黃飛電受傷。

得知爪黃飛電已死,而且是死在諸葛亮的陣法裡,曹操心痛不已。吳凡再次說道:

“如今我曹軍平定天下在即,諸葛亮在這般情況下受大哥厚禮相待卻仍然不肯歸降,可見其心志之異。大哥看看這些將士們,他們已經在平定天下的過程中付出了太多,如今為了這一個異心之人,大哥難道忍心讓這些將士們再多受些磨難嗎?”

曹操看了一遍眼前這些曹軍將士,眾人也在看著曹操,目光中透出的肯切之情已經說明了一切。雖說這個時代常講‘君子一言,快馬一鞭’,又‘大丈夫不可出爾反爾’等等。不過,在經過吳凡這番說導後,本來就不是特別在意名聲的曹操已經顧不得這些了。

在這裡不妨再提一句:若是換作袁紹,就算手下將臣把道理已經對他講得明明白白了,仍然不見得會改變主意。其中原因,無非是那樣做在袁紹看來是極損自己名聲的。

這並不足以說袁紹就很庸碌。中肯地評價一下:每個時代,都會造就人們不同的價值追求。身在這個重視名節的時代,袁紹無疑是人們心目中的標杆、楷模。只可惜他的職業是君主,而這份追求對於他的這個職業明顯不是那麼地適合。

再說曹操,既然已經改變心意,當即命令騎兵部隊追上去,把諸葛亮就地處死。吳凡這時卻再次出言道:

“大哥不必如此勞師動眾。實不相瞞,弟早在那個翻轉陣法中,親眼看到我軍士兵慘死之狀,就已痛下決心,定要除掉此人。尤其爪黃飛電之痛,更令弟痛徹心扉,不除此人,難慰平生。請大哥讓弟親手誅殺此人,以慰慘死士兵及爪黃飛電之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