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色陰沉的太子看到太子妃身後的碩王妃時一愣,隨後微怒地回頭看向從御書房跟著自己來東宮的弟弟!
原來他不是想私下跟自己道歉或解釋才跟來,而是因為他的王妃在這兒!
顧衡見太子回頭看自己,就朝兄長咧嘴笑了笑。
哼!太子氣忿的扭回頭!
太子妃上前,枯瘦微黃的臉上掛著得體的笑容福身行禮,“殿下。”
段玉苒也福身道:“太子殿下。”
“碩王妃今日怎麼有閒進宮來看太子妃?”太子淡聲地問道。
段玉苒挑了挑眉,剛想說是太子妃召自己進宮的,那邊太子妃便主動解釋道:“殿下,是臣妾請碩王妃進宮說說話兒的。”
太子瞥了一眼太子妃,臉色稍好了些。
太子當然知道碩王妃與太子妃並不親近,甚至還互無好感的事。但婦人間的事不值得他去關心,只要不鬧得過分便沒什麼。太子妃做得還不錯,偶爾會叫碩王妃進宮坐一坐,給人妯娌和睦的印象。
顧衡走上前給太子妃施了禮,然後笑著看向段玉苒,“王妃都與太子妃聊了些什麼?可還愉快?”
段玉苒朝顧衡淺福一禮,點頭笑道:“太子妃與妾身聊的都是些女人間的事,自是愉快的。”
顧衡笑笑沒再往下問,扭頭看向太子道:“皇兄,若無什麼事,臣弟便與王妃出宮回府了。”
太子氣結!敢情你還真是來接老婆的啊!
“阿衡,孤還有話要跟你說,你隨孤去書房!”太子又拉長臉,沉聲對顧衡道。
“是。”顧衡應了一聲,然後用眼神示意段玉苒等自己,便跟在太子身後離開。
太子這是怎麼了,一副氣不順的樣子!莫非在政事上有了分岐?
段玉苒不解地看向太子妃,後者也是一副深思的模樣。
在殿門外站了一會兒,太子妃才回過神的朝段玉苒微笑了一下道:“看來王妃還得陪本宮坐一會兒了。”
段玉苒也笑笑道:“樂意之至。”
妯娌二人又回了殿內落座,卻有了片刻的尷尬沉默。
之前她們聊的是一些平、安兩洲的風土人情,因為段玉苒在那裡生活了六年,所以很多與京中不同的風俗說起來也很是吸引人。但現在她們二人的心思卻都牽掛在太子書房內的兩個男人身上!
“咳,太子與碩王的兄弟感情一直很好。今日倒是頭一次見太子對阿……碩王發脾氣。”太子妃忍不住先開了口,說出心中的疑問。
段玉苒也點點頭疑惑地道:“王爺說話做事一向以太子殿下的利益為先,應是不會做出令太子殿下氣惱的事才是。”
“他們兄弟一向是有商有量,即使有時碩王為了太子殿下做了什麼莽撞或不顧自身安危的事,殿下也是因為擔心他才人怒責幾句。”太子妃似乎陷入了往昔回憶般淡聲地道,“那是為至親骨肉擔心的責備與生氣,殿下的眼中、神情中其實都透著對碩王的關心。可今天,殿下是真的生氣了,不是那種因擔憂與關心而生的氣。”
段玉苒挑挑眉看著太子妃雙眼微微迷朦的樣子。不知為何,她竟從太子妃的聲調與話語中聽出了嘲弄、羨慕與淒涼。
“王妃可能不知道,太子殿下是極重視碩王這個弟弟的。”太子妃垂下眼簾勾唇輕笑,“以前碩王離京遊歷,殿下便每日在我面前唸叨著阿衡在外面會不會生病,阿衡在外面穿得暖不暖、吃得飽不飽。收到碩王寄來的信後便喜笑顏開地拿到我的面前來,逐詞逐句的念給我聽。信中每一句話都能令殿下笑上許久,明明短短几個字,殿下彷彿能在字裡行間看出山川大河、青松古寺、長街人家……殿下對碩王的疼愛,甚至比對皇長孫還甚。”
段玉苒怔怔地看著太子妃如同枯樹枝般的手指緊緊的抓著膝頭的帕子,對她過於幽怨的聲音感到驚訝!
這濃濃的妒嫉感是怎麼回事?太子妃不會是在妒嫉太子過於重視和關心顧衡吧?還說太子對自己兒子的關心都沒有對顧衡來得重……
段玉苒也垂下眼簾,心底有種淡淡的糾結。
婚姻就是這樣,雖然是兩個人結合到一起,但婚後的生活中卻不可避免的要與對方的家人、親朋有所接觸。古人更看重家族觀念,男人在家族中佔統領與支撐地位,女人永遠是被忽略的那一部分!
段玉苒曾在顧衡拿回來的武俠話本子裡看過這樣一段故事:一家遇歹人夜襲,家中二弟棄瑟瑟發抖抱作一團的妻女於不顧奔去長房相救!他救出了兄嫂與侄兒,妻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