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6部分

武成十二年四月,夏軍出兵二萬進攻肅州。海有芬邀請準格爾駐軍將領前去商議佈防,結果卻沒有想到反被準軍刺殺。海部由此瓦解,夏軍幾乎兵不血刃的收復了肅州,並進而出兵玉門關外,奪取了安西這個西望的橋頭堡。

武成十二年六月間,夏軍又出兵河套,擊敗厄魯特、土默特等部匆匆忙忙組建的聯軍,迫使各部背離清廷向華夏稱臣。至此,西北三省的徹底穩定下來,再加上華夏國內災害的緩解、黃泛區的治理初步完成,夏軍再次北伐的時機成熟了。

正當鄭克臧準備再度披掛上陣之際,日本的問題終於爆發了。

武成十二年七月,第六代德川將軍家宣正式宣佈廢止《日、夏元祿十四年通商條約》,取締商借地,驅趕華夏在日商人並重申《鎖國令》禁止日本人出國及出國的日本人返國。

手段狡猾的家宣此時一方面宣佈繼續支付對華夏的賠款,另一方面也命令日本各地全面武裝,試圖用軟硬兩手來打消華夏再度出兵日本的企圖。

可家宣萬萬沒有想到,被打斷了北伐準備的鄭克臧因此勃然大怒,第二次伐日已經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552。再戰日本(1)

德川家宣在準備了一年多之後才決定跟華夏翻臉自然是有一定的依仗的。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年多內,幕府不但訓練了兩支約計六千人的常備、準常備,更集中幕府下級武士及親藩各家的力量約二萬五千人在江戶附近建立了十幾座堅固的支城,試圖藉此拱衛江戶,防止重演夏軍直搗黃龍迫使將軍出逃的一幕。

當然,較之還在使用舊式鐵炮、老式大筒及朱槍、太刀的各支城守備軍,江戶守軍的裝備已經煥然一新………弓箭隊已經被燧發鐵炮隊所完全取代,小口徑的大筒也換成了荷蘭人的主力艦炮………至此,江戶城內各櫓至少裝備了十二門八磅炮、九門九磅炮、八門十二磅炮和不少於四門的二十四磅短炮。

書院番、小姓組番和新番的裝備尚且如此,在三者基礎上選擇精銳編成的常備的力量就更加強大了。家宣仔細研究過夏軍的編制,因此這支常備共分五備、每備六百人,設侍大將一人;每備六隊,每隊百人,設大將一人;隊以下設組,每組三十三人,設組頭一人;組以下分為兩個足輕頭,每個足輕頭統率十五人。

根據家宣的設計,各備六隊中五隊是長槍與燧發鐵炮的混編,一隊裝備三門四磅野戰炮,因此整個常備裝備火炮十五門、燧發鐵炮二百四十挺、長槍二百一十支,曳馬六十匹、武者騎乘戰馬五十匹,至於戰時的輜重將就地徵發農人承擔運輸。

準常備的裝備其實完全和常備一致,只是該部隊的武器裝備費用由各藩大名買單,兵員也有各大名提供,只是組頭以上的指揮官均由幕府派出,因此戰力即便跟常備相比有所不如,但差別也是極其有限的,完全可以視為同一等級的作戰力量。

家宣認為,幕府完全可以利用支城消耗遠征而來的夏軍的銳氣,然後在關鍵時刻投入常備和準常備,以達到給予夏軍重創的目的。家宣以為,只要給予來犯的夏軍以沉重打擊,華夏將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日本持續投入大軍,如此雙方可以在有利於幕府的形勢下重開談判,最終保證幕府不戰而勝。

家宣並不知道,他的圖謀實際上已經破產了,被日本之變打亂了全盤計劃的鄭克臧已經憤怒的做出決定,要對幕府做最後的處置,因此包括廣威軍第三師、宣武軍第二師、羽林軍第四師、龍驤軍第三師第一旅、龍驤軍第二師第三旅、龍驤軍第四師第二旅在內的近四萬夏軍已經先後開赴琉球,一場滅國大戰即將開打。

武成十二年九月二十日,安南御營第七團抵達琉球。飽受暈船折磨的安南人驚異的發現那霸港已經成為了一座兵城,看到港外如林的戰艦船帆,安南人恍然大悟………原來華夏並不是要安南人賣命而是藉此向安南炫耀武力來著。

稍後趕到的越南人也有如此的感覺,只有朝鮮人的感覺稍好,已經跟著華夏佔過一次便宜的他們,自然還想在必勝的戰爭中分上一份戰爭紅利。

武成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最早抵達琉球的一部夏軍在經過十餘日的休整之後開始登船離港殺向日本。在此之前,夏軍水師已經連續炮擊了橫濱、駿府、名古屋、堺町、大阪、長崎等地港口,同時夏軍還廣泛散發傳單,告誡各地大名不得站在幕府一邊與夏軍為敵,否則雷霆打擊必先降臨在他們的身上。

夏軍的廣告讓各地大名坐蠟了,說到底,經過前次夏日戰爭,各地諸侯對幕府能否戰勝夏軍充滿疑慮,因此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