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讓朕想一想吧!”文帝感覺有些頭疼,他揉揉太陽穴,擺手讓皇極聖人退下去。
皇極聖人點點頭,退出尚書房,前往百聖太廟見過真鑑聖人。自從希夷聖人飛昇之後,百聖太廟的地位越發尊崇,真鑑聖人成為諸聖第一人。
百聖太廟的大事,都需要真鑑聖人點頭才能夠執行。
真鑑聖人和皇極聖人談了一會,嘆道:“純陽還是太心急了一些!”
“老師的意思是怎樣的呢?”
真鑑聖人指著流過百聖太廟的河流,笑而不語。
“老師是要順其自然?”皇極聖人詫異。
真鑑聖人頷首,“世上的事情,總有一個過程,醞釀、萌芽、生長、繁盛,直至衰落大匡皇朝建國才四百餘年,咱們百聖太廟也只有四百餘年,時間還很短,道以國傳,是必經的階段,也是百聖太廟發展之初最有利的選擇!”
“”皇極聖人想了一下,不得不贊同:“老師說得是,皇朝和百聖太廟前四百餘年就是這麼過來的!”
“不過現在情況有些不同,世易時移,世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法,百聖太廟想要乘著大勢超越以往,只能超越以國傳道的模式!”
真鑑聖人擺擺手,呵呵笑道:“皇朝總是有著不少真知灼見、富有遠見的人才,他們往往能夠見微知著,明白我聖道的發展方向!”
“老師原來也贊同?”
“這個自然,近幾年皇朝翻天覆地,南征北伐,甚至東渡大海征服東洲東來國和出雲國,地方上確實出現了不少教派,他們打著聖道的旗幟,四處發展,非常壯大,尤其以取教在蠻族之中發展最為迅猛,這種情況我是瞭解的!”
真鑑聖人頓了頓,想了一下又道:“鑑於這樣的教派也是在傳播聖道,所以百聖太廟沒有理由阻止,九州之地的社團早已經林立,那些教派想要發展到九州來,也不容易,九州之外,容它們發展。要知道,一種事物的興起,總有其根源,我百聖太廟只需要看準了時機,順勢而為足以!”
真鑑聖人似乎胸有成竹,慢慢告誡楊華兮。
“那咱們百聖太廟有什麼打算嗎?”楊華兮心中一動,連忙問道。
真鑑聖人頷首,從袖中取出一張金卷,遞給皇極聖人,楊華兮仔細一看,金捲上面敘述了百聖太廟以聖道之名義立正教的意義。
“儒教?”皇極聖人微微詫異,“這就是我百聖太廟準備要立起來的正教?”
“不錯,這不是早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嗎?”真鑑聖人呵呵一笑,百聖太廟這些年來傳播聖道,雖然沒有明確的立大教,但是所行之事,無不以關乎天下儒生興衰。
“聖道之下,只有一個正教!”真鑑聖人又道。
“那麼地方上那些教派怎麼辦?”皇極聖人微微一愣。
“你說要怎麼辦?”真鑑聖人似笑非笑。
皇極聖人思索了一會,斷然道:“取締並非上策,自然是要吸納過來,為己所用,而且其存在,只能約束在自己畫的圈圈裡邊,不能逾越!”
真鑑聖人點點頭,哈哈一笑:“不錯,咱們太道聖廟掌握聖道,地位尊崇,一言一行,高屋建瓴,其他教派不敢不從!”
“具體如何做法?”
“祭告天地人,立儒教為正教,聖道之下,只有唯一的正教,其他教派,不得以教為名,須得降格稱門,正教之下,允許百門共存,共傳聖道!”真鑑聖人嚴肅道。
“妙!”
皇極聖人眼神微微一亮,已經不知道要說什麼好了。百聖太廟若是這麼一規定,皇朝十二洲亂七八糟的教派,莫敢不從,哪個不從,哪個就是旁門左道!
百聖太廟建立四百餘年,主持聖道權柄,這可不是吹噓的,而是實實在在的。百聖太廟有那個威望和實力,為天下道統、教門訂立規矩。
“今日適逢其會,且將諸位聖人和宗師召集過來,就這個問題好好商量個章程出來吧!”真鑑聖人招手,叫來弟子,吩咐召集聖人和宗師。
翌日正午,真知求鑑石塔頂層,十位聖人親臨,一百二十八位宗師從十二洲各地趕來,齊聚於石塔。
呂楊從東來國趕回神都,在石塔中參與商討。
呂楊沒有想到,真鑑聖人的提議竟然是這樣,不禁有些愕然。
他原先提議在焰州建立取教,原本是要分聖道的氣運,沒有想到事隔幾年,百聖太廟後發制人,要弄出這麼一個規矩,將天下所有教派都圈在一個圈圈內。
按照百聖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