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7部分

遠都處於危險之中了。

更多的思想是樂觀的,認為蘇天成這個決策,引發了皇太極和後金的恐慌,馬上就增派軍士了,要死守大淩河城了,不管後金派出多少的兵力,大淩河城距離錦州不遠,明軍攻打大淩河城,有著很多的有利條件,當然了,這種認識,植根與對江寧營的高度信任。

最為吃驚的是祖大壽和吳三桂,包括祖大樂、祖大弼等將軍。

他們根本想不到,蘇天成的預測是如此的準確。

攻打大淩河城,本來是需要保密的事情,可蘇天成將這個訊息公開了,且不說是不是有著高度的自信,這樣做本來就不符合兵家常識,蘇天成的目的在於,引後金派出重要將領,駐守大淩河城,而且蘇天成準確的判斷,後金可能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

這種準確的遇見,給予了祖大壽等人極大的信心,既然蘇天成能夠預測到後金的舉措,那麼,就一定會有著應對的辦法。

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來。蘇天成的胃口很大,不滿足剿滅駐守大淩河城的一萬後金軍士,而是要剿滅後金的將軍,甚至是王爺,造成巨大的影響,令後金真正產生恐懼的思想,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明軍全殲駐守大淩河城的後金軍士,收回了大淩河城,將產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從此以後,後金輕易不敢涉足關寧錦防線了。

長期征戰的祖大壽等人,很清楚預測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能夠準確預知對手的部署,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能夠從容的應對。

他們對蘇天成的看法,也在後金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之後,再次發生了改變,不客氣的說。從這個時候開始,祖大壽和吳三桂是絕對服從蘇天成指揮的,儘管說蘇天成如此的年輕。

祖大壽見多識廣,遭遇過挫折,思想轉變快很多的,但祖大樂和祖大弼,可沒有這麼快,特別是祖大樂。綽號就是祖二瘋子,天不怕地不怕的,看見蘇天成年輕,根本就不是很在意的,當初聽到了祖大壽說出蘇天成的分析之後,嗤之以鼻,認為後金豈會聽從蘇天成的擺佈。蘇天成明顯就是感覺到難處了,但出任薊遼督師,什麼表現都沒有,也說不過去。所以準備攻打大淩河城了,到時候,找一些客觀的理由,什麼準備不足,什麼大淩河城易守難攻等等,繼續的忽悠,也好樹立自身的威信。

如今一切都變成了顯示,蘇天成的預測完全準確,或者說後金被蘇天成牽著鼻子走,按照蘇天成的要求,做出來了安排。

關鍵就在下一步了,如何的攻打大淩河城。

三萬人守衛大淩河城,比當初明軍修建大淩河城的時候,駐軍多了一倍多,後金軍士憑著堅固的城牆,險要的地形,完全可以固守待援,沒有奇謀妙計,不可能拿下大淩河城,何況皇太極也不會眼睜睜看著明軍攻打大淩河城。

所以說,祖大弼和祖大樂等人,雖然有些服氣,但還是要看下一步的行動的。

“大人,皇太極果然派出孔有德駐守大淩河城,下官真的是佩服啊,大人料事如神,簡直是牽著皇太極的鼻子走了。”

“洪大人,我沒有這麼神,這其實是英雄所見略同,換位思考,我處在皇太極的位置之上,也是要派出孔有德來駐守大淩河城的。”

洪承疇和秦三德都有些迷茫,按說皇太極手下的猛將如雲,隨便派出來哪一個,都是能夠鎮守大淩河城的,相比較來說,孔有德的名氣並不大,只是皇上和朝廷對孔有德這個叛將,是恨之入骨的。

“大人,下官和秦公公都不是很明白的,下官和秦公公也商議過,認為皇太極有很多的將領可以派出來的,不一定是孔有德啊。”

“不錯,皇太極手下猛將如雲,這是他的優勢,但後金的體制,決定了皇太極的選擇是很悠閒的,皇太極手下的猛將,幾乎都是滿族人,滿族人的習慣是狩獵,從狩獵之中獲得本領,這就決定了他們習慣於奔襲作戰,對守城之類的戰鬥,不是很看重,也不願意去學習。”

蘇天成看了看洪承疇和秦三德,洪承疇沒有和後金韃子作戰的經驗,幾次的大型戰鬥,都是自己親自指揮的,所以說,洪承疇對後金韃子,不是很瞭解,至於說秦三德,更是沒有這樣的機會,甚至不可能親自上戰場的。

“我大明的將士,有很大的不同,習慣於固守城池,後金韃子就不同了,這就好比是流浪漢與住戶人家的區別,流浪漢習慣於四海為家,對家的概念是淡漠的,但住戶人家就不同了,有糧食需要守著,有家人需要養活,最大的目的是好好守衛和建設自己的家園,兩者的區別就在這裡,擅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