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思想、充分地理由,卻每每被王所輕易的駁倒,長久別提多鬱悶了,索性不再參加757的硬體設計工作,只作編譯器,落得個清閒,可以做自己的事情。

如果說cisc技術的複雜性在於硬體,在於處理單元控制器部分的設計與實現。risc技術的複雜性就在於軟體,在於編譯程式的編寫與最佳化。

曹長久的編譯程式就有效的彌補了757樣機的缺點,將笨拙的程式組成了流水線能夠識別的指令流,使得757樣機從普通千萬次每秒的計算速度穩定在了兩千五百萬次每秒。而且限於機器的速度極限,無法再提高,只能寄希望於757完全體了。

由此曹長久有了一個較長的無任務時間,大概也就是三個月這樣子,長久完成了自己夢想中的cpu大部分的邏輯設計工作。

而且由於樣機的試製成功,長久以它為平臺,寫了一個模擬器,模擬自己設計的cpu實際執行狀態,以此進行排錯、改進。

結果是令人開心的,等到整個cpu的邏輯結構透過排錯、糾正之後,已經可以達到每秒千萬次的理論執行速度了。

當然,只是理論上而已,如果製成晶片成品,無法達到這種狀態。況且長久設計的只是一個8位實驗型cpu,在華夏現有的晶片製造工藝下,成品能達到每秒百萬次就了不得了,要知道英特爾最新的16位cpu8086也不過才達到80萬次每秒。

至於為什麼曹長久對自己的cpu這麼有信心是有原因的,製造工藝達不到要求只能是在系統架構上做文章了。

很不巧,曹長久所知道的系統架構可是很成熟的,在夢中的年代,長久做的最多的就是arm處理器。

提起英特爾、amd可能大家都很熟悉,因為我們接觸的很多,桌面市場的霸主嘛。但是要知道x86系列在世界上整個處理器的市場上更不算不上最大。

世界上出貨量最多的處理器還是arm,幾乎與電腦有關的裝置,無處不存在arm的身影。比如你用的手機,比如你用的路由器,比如你用的所有用電腦控制的電器,數量至少是英特爾的十幾倍。

arm處理器最大的有點就是便宜,但是效能……怎麼說呢,如果我們電腦用的是arm處理器的話,程式執行只會比英特爾快,而且便宜。

這個沒有辦法,是系統架構決定的,arm處理器幾乎是最早的risc處理器了,其最初的32位核心只有三萬個電晶體。

讀者可能不知道,要實現32位的微處理器需要多少電晶體,比較一下就知道了,七、八十年代最拉風的32位cisc微處理器是摩托羅拉的68000,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整合了六萬八千個電晶體,由此可見先進的架構能取得多大的優勢。

第一代的arm處理器只用了近三萬個電晶體,晶片面積很小,但是其效能卻比英特爾的286更強勁,而且由於使用的電晶體減少,其消耗的電能也很少,可以說是物美價廉。

只是可惜risc但概念提出的太晚了,又或者ibm釋出個人電腦太早了,總之現在的個人電腦市場被cisc所霸佔,人們為了大量的應用軟體而不得不使用垃圾的x86架構的cisc處理器。

曹長久現在就是這個想法,使用更先進的架構設計製作處理器,至少可以在華夏現有的工藝條件下能夠達到與國外微處理器相比更高的效能,翻轉這片天空。

可是這又談何容易,技術並不是一切,沒有出貨量的保證,如何能夠成為主流,不能成為主流,談什麼翻天覆地。

曹長久可不管這些,來自於夢中那近乎於偏執的信念支援他無原則的反對x86,在這個空白的時代書寫自己的畫卷。

雖然邏輯設計近乎完美,可是曹長久畢竟是一個軟體工程師,他不熟悉布圖工作,這麼大規模的布圖工作量,要讓他一個人完成,只能是一個悲劇,所以他有打起了主意。

……公告:網文聯賽本賽季海選階段最後三週!未參加的小夥伴抓緊了!重磅獎金、成神機會等你來拿!點此參與……》

三十

於冒泡:前面寫的有點不滿意,出不了採,全是枯燥的解釋。下午還有。

~~~~~~~~

最近有點奇怪,按理說757樣機的試製成功就可以進入計劃的下一步了,可是新出現的問題卻困擾著研製組的所有人。

樣機自從成功執行過了整個測試之後就不太穩定,呈間歇發瘋狀,沒事的時候執行平穩,可是總會在某個時刻隨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