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蟬子付掉面錢,走進漆黑的小巷,心中想道:道門、佛門不遺餘力地尋找那個的地方,是執迷不悟,還是未雨綢繆?正行走間,突然,一道黑影落在身前,一道寒芒只取金蟬子喉嚨。
夜色,如同化不開的濃墨。
劍光,好似一道閃電,劃開了夜色。
金蟬子站定,看著迎面而來的劍光,僧袍被殺氣帶起。
第一百七十八章 《法會》
蕭實際上倒是個以孝道而聞名天下的賢人,聽了傅奕的話,氣得不知道如何反駁。
最後只得雙手合什,行了一個佛禮,臉色像是豬肝一樣,說道:“之所以有地獄,就是為傅丞相這樣的人準備的啊!阿彌陀佛!”
太宗當年領兵打仗,殺人無數,玄武門兵變又殺死了兄弟,氣死了父親,一直都很有心結的。
他遊歷了地府,死而復生後,已經深信了報應昭然,地府與六道輪迴都是由佛家掌控,所以太宗是鐵了心的要推崇佛教了。
此刻,太宗見蕭傅兩人唇槍舌劍,勝負難分,說來說過,也沒有說出一個能讓人信服而禮敬佛門的道理來。
於是轉頭又對太僕卿張道源、中書令張士衡道:“你們二人怎麼看?”
張道源和張士衡二人也都是信佛之人,聽見皇上問他們,早已知曉了皇上的用意,一齊出班來奏道:“佛法清淨仁恕,果正佛空。自古以來皆尊佛教為三教之首,不可毀,更不可廢。請皇上明鑑!”
太宗要的就是這支援的聲音,於是高聲道:“二位愛卿說得好!朕意已決,即日起,選拔高僧,興辦法會,超度亡靈!再有反對者,削職為民!毀僧謗佛者,斷其兩臂!”
傅奕伏在地上,默默不敢出聲。滿殿大臣,再無一人敢反對。
太宗當即傳旨,叫魏徵和蕭、張道源三人主持,去招集僧人。
並選舉出一名有大德行的高僧出來,作為水陸大會的壇主,修建道場,準備水陸大會。
但凡出家作和尚當尼姑的,要麼是父母不疼兄弟不愛的人,要麼是命運坎坷看破紅塵的人,要麼是窮苦無依衣食無著的人。
所以金蟬子的這一世,不能去投生在富貴安泰的人家裡。
然而若完全是一介布衣出身,又很難有對皇室的影響力。
不能讓皇帝推崇佛教,就算是取回了經書來,也很難開啟局面,很難把經書佛理傳播天下,開枝散葉。
金蟬子的身世,好像是一件不容易安排妥善的事情。
不過觀音菩薩與地藏菩薩二人都是有大智慧,修得了正等正覺微妙菩提的佛門尊者,這些許小事,自然難不倒他們。
如來在觀音臨行之前曾有交代:大唐國現在是道家地界,就是市井之中也多有道教的奇人異士,吩咐觀音不要隨意拋頭露面,以免道家警覺,一切必須悄然周全地進行。
於是觀音二人變化了形貌,變作兩個衣衫襤褸的光頭和尚,眉毛脫落,赤著一雙髒黑的腳,一身紅斑,又長有疥瘡,兩個手在身上抓撓個不停,活脫脫就是身患麻風病的模樣,加之衣髒身臭,人人見了她們,避之唯恐不及。
二人遠遠地看見了都城長安,那裡房屋鱗次櫛比,街上車水馬龍,人潮如織,果然是繁華大國,遠非西牛賀洲的城邦可比。
觀音二人不急著進城,一路上慢慢行走,故意等到了天黑時節才進了長安城。
二人是從西方來的,所以是從西門進城。西門大街的集市邊上,有一座土地廟,觀音心中一喜,帶著惠岸往土地廟門走了過去。
廟裡土地神乃是陰神,雖然是出身於道家,原本是歸於道家管轄的。
但後來玉帝培植了一個佛教出來平衡道家的勢力,把所有的陰間神靈都劃出來給佛家管轄了,也就是說道家管天庭,佛家管地獄,而人間界則成了佛道兩家都爭奪的香火之地。所以土地的身份有些半道家半僧家,有些不尷不尬。
廟裡的土地看見有兩個人走了過來,認出是觀音菩薩,看見二人如此裝扮,又在夜晚降臨,嚇得膽戰心驚,慌忙帶著廟裡的鬼卒陰兵跪在地上迎接,語帶惶恐地道:“不知菩薩降臨,有失遠迎,請菩薩罪責!”
“不怪!都起來!”
土地等人起了身,把觀音二人請進廟裡,又請二人上坐,奉上茶水糕點,準備去通知長安城裡其他的城隍與土地們前來參見。
觀音制止道:“慢著!我這次來長安城,是有要事要辦,不要去驚動了他人。我借你的廟宇暫住幾天,到時候還你,切